吴宗玉在卫生院输液,谈到如今看病方便,很开心!8月18日,因为感冒头晕,都匀市归兰乡基场社区85岁高龄的村民吴宗玉老爷爷,到社区卫生院输液。   “从我家到这里,散步过来15分钟。这里还有空调,环境好得很啊!”说起现在就医的各种便捷,吴宗玉老爷爷有道不尽的幸福。   比吴宗玉大两岁、现年87岁的老村医韦国朝,60余年前给村民看病只有一个药箱,里面放着老三件“血压计、听诊器和体温计”,回忆往事,韦国朝老爷爷有说不完的辛酸。每样药品价格对外公开韦国朝老爷爷的儿子韦荣常同样是为村医。在他的眼里,父亲百宝药箱里的“老三件”,如今已经变成了可以做B超、照CT、理化分析等“新N件”,谈到现在医疗设施的完善,韦荣常有讲不完的变化。   韦荣常的儿子、韦国朝的孙子韦华健,今年6月正式上班,同样和父亲在一个村当村医。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村医,他感受最深的是,现在的老百姓简直太幸福了,“村民看病不但方便,还几乎不花钱!无论你在省内、还是省外都能享受国家的医疗政策!”   三代人,跨越半个多世纪,初心接力守护水乡群众健康,同时见证了从人挑马驼到车到人到、从“老三样”到新N件、从看不起病到看病基本不要钱的变迁。   山高路远,来回一趟要三天   以前的基场卫生院,是两间不足50平米的小木房。到如今,三层平房办公面积超过平米、各种仪器设备齐全。   这一切,对坐在专门休息室里输液的85岁村民吴宗玉来说,觉得不可想象。跨省就医同步报销过去,人挑马驮。如今,车到人到。   “大变化,(过去)没法比!”今年87岁的韦国朝是归兰水族乡基场社区的一名老村医。几十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路还没到王司,药品要到都匀人挑回来。”韦国朝说,基场社区以前叫基场乡,人口一万二千多人,人口分散,经常重病病人转诊都要用门板抬到王司,再送去都匀就诊。   出去和进来都是大问题。全乡这么大面积和人口,全靠村医走村串户上门就诊。   “卫生所只有4个人,全乡8各村分成4个片区,一个人包一个片区。”韦国朝感慨,经常都是有村民来敲门,放下碗背上药箱,拎个马灯就走。   “最远的寨子靠近丹寨,头天晚上去那里睡,第二天工作,第三天才回来。”水乡地势不平、山高谷深,即使就在对面山坡上的寨子,走起路来,上山下坡到了也要两三个小时。   “最困难的是接种,把疫苗送到一家一户。”韦国朝回忆,由于交通闭塞,没有冰箱冷却,预防接种疫苗只能在冰块里保存48小时,常常白天黑夜联系工作。   老三件到新N件,“百宝箱”里看变化   “以前父亲背起百宝箱走路下队,里面只有老三件和一些基础药品。”韦荣常所说的百宝箱,是以前乡村医生走村入户必备的小药箱,方方正正约30公分,里面装着血压计、听诊器和体温计,被称作“老三件”的下乡必备仪器。祖孙三代在卫生室前合影,韦荣常(左)、韦国朝(中)和韦华健如今,基场社区卫生院也从原来的两间小木房,变成了现在占地多平米的三层砖混结构平房。卫生院内,心电图、B超彩超、血检尿检等仪器设备一应俱全,早早告别了过去的“老三件”,迎来了新N件的医疗设备的换代升级。   “一般的病在这里就可以解决,群众都不用出去了。”韦荣常所在的基场社区翁降村在年也建起了村卫生室,彻底告别了十几年用自己家小木房作卫生室的历史。   “以前可以接生,现在都到城里去了。”助产接生,从最开始的家里头到卫生院,医院,体现的是医疗水平的巨大进步和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先诊疗后付费,看病基本不花钱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   “以前常听爷爷说,祖爷爷生了病,家里唯一的耕牛卖了,房上的瓦也卖了,病却不见好。”韦华健说,现在,村民在卫生室看病基本不花钱了。   这源自近年来实施的“四重医疗保障”政策和“先诊疗,后付费”的一站式及时结算服务。针对跨省就医和异地就医的群众,只需提供相关证明,仍可享受到相关优惠政策,老百姓真正看得起病。   医疗条件改变了,变化还体现在群众的思想转变上。   “以前爷爷他们下组打预防针,遇到都不打,现在主动上门要求接种。”在广大农村和水族聚居区,一直都有相信迷信不信科学不信医生的传统。韦华健感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在相信科学相信医学的观念深入水乡群众心中。   观念转变的背后,还有医务工作者真正做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无微不至的关怀,赢得了民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也去卫生院坐班,给群众当翻译。”在基场社区卫生室,每天都有一名当地村医在此坐班。   原来,为了提高医疗水平,从外面引进了许多经过专业训练的医疗人才,但他们大多不懂当地水族语言和苗族语言,给工作带来一定困难。轮流坐班的村医就起着沟通医务人员和当地群众桥梁的作用,体现的是以病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不仅如此。如今,基场卫生院医务人员也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现在的35人。10个村医全覆盖4个村,分片分户精准管理,每个村医到组到户,为村民提供常见病诊疗的基础医疗服务和定期体检和预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相关链接   三代村医感人的故事以及眼里的巨变,是都匀、黔南医疗卫生事业的一个缩影。   新中国成立之初,都匀属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都处在发展阶段,医疗也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状态。医院少、医生少,与都匀市人口众多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巨大矛盾。   经过70年的发展,年,都匀市辖区内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家,全市医务工作者人。已形成“15分钟城市社区医疗健康服务圈”和“30分钟乡村医疗健康服务圈”,实现88个行政村都有标准化卫生室;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1名合格村医为群众看病。   截至年,黔南州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家(含营利及非营利性),医院3家、医院12家、医院7家,医院1家,医院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0家、村级卫生室个等。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省、州级重点专科29个,各级(类)医疗卫生机构设置病床张,每千户籍人口拥有床位4.68张。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全州人均预期寿命从年前的36岁提高到年的73岁。   随着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看病更加安心;健康扶贫工程不断推进,群众看病更加省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群众看病更加舒心;卫生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群众看病更加放心;疾病预防控制不断加强,群众不生病更加开心。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张发扬见习记者袁鹏编辑肖慧编审王璐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