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舒畅陆青剑彭芳蓉赵相康曹雯向秋樾

贵阳市:强化省会城市动力引擎

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袁云龙说,贵阳市将加快培育壮大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增强“强省会”发展动能。

狠抓龙头骨干,做优做强行业支柱。充分发挥省会优势和资源要素集聚优势,着力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十四五”末,力争全市营业收入超1亿元的文化旅游企业达30家以上。

狠抓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旅游方面,以承办全省第十七届旅发大会为契机,重点推进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形成一批亿元旅游产业项目,分别新增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至2个。文化方面,建设10个以上主题鲜明、宜游宜业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新媒体、数字创意设计、时尚文化、演艺娱乐等业态。

狠抓服务指导。加强协调培育,加强企业走访,加强政策扶持。狠抓精准招商,引进战略投资企业。

遵义市:以红带绿多彩融合

遵义市文体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程晓秋说,省两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作为文化和旅游战线中的一员,深受鼓舞、倍感振奋,遵义市将加快全域旅游发展,迈好“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第一步。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遵义市文体旅游系统以省两会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按照“坚持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以转型升级、体系重构、互联互通、产业融合、培育主体为重点,把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全市战略性支柱产业,使其在区域发展中的龙头引擎作用充分显现。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遵义将加快全域旅游发展,迈好“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第一步。绘就一幅以红带绿、红绿辉映、多彩融合的美好图景。

六盘水市:做强“凉都”文旅融合品牌

六盘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幸雪梅说,六盘水市将紧紧围绕推进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等使命任务,精细谋划、周密部署、抓细抓实、发挥优势,做强六盘水文旅融合发展事业。

发挥六盘水“凉都”品牌优势,依托自然生态、清凉气候、冰雪资源,以满足城市的避暑康养、休闲度假等休闲旅游需求为导向,打造全国知名消夏避暑胜地、特色城市休闲游憩示范点。创新避暑康养旅游产业体系,加快“旅游”产业延伸带动,着力推动旅游与康养、农业、工业、文化、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构筑复合型康养产业链条。推进特色民族文化乡村旅游产品,做优特色村寨,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按照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理念,深入推进落实旅游产业化,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延伸“旅游”等新业态,发展一批旅游特色村镇,强化旅游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毕节市:打造最佳“观花探洞”目的地

毕节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何正芳说,省两会提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的工作任务,这既为文旅战线指明了持续奋斗的方向和目标,也增强了文旅人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力量。

毕节市将进一步谋划好“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不断培育文旅发展新动能、拓展文旅发展新空间;进一步推进旅游产业化,不断做精旅游产品、做优旅游服务、做活旅游市场、做实旅游考核,将毕节打造成为全国最佳的“观花探洞”旅游目的地,提升“洞天福地·花海毕节”旅游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供更多优质、多样、便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做好文旅农商结合,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文旅产业对毕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铜仁市:多向推动“旅游”发展

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刘五星介绍,下一步,铜仁市将紧紧围绕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实施文化兴市工程,推动“十四五”文化旅游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全力推进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坚持“抓龙头、连金线、带亮点”的工作思路,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全力实施重大文旅项目,狠抓“四个一批”,积极引进一批优势企业投资,以高质量招商引资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全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强化奖励扶持,实现文化市场主体总量和质量“双提升”;全力实施“旅游”战略,以融合催生一批特色旅游品牌。打造农耕文化旅游带,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铜仁片区项目建设,重点打造红二、红六军团长征贵州纪念园等红色项目等。

安顺市:聚力“双一流”争当“排头兵”

安顺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勇说,年,安顺市将多措并举,推动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确保省两会精神落细落实。

一是景区升级精品化,以大流量景区带动为核心,加快景区提质扩容。二是产业发展集群化,深化“旅游+”“+旅游”融合,打造交旅融合休闲度假旅游样板。三是市场主体培育规模化,以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为重点,拓展旅游相关产业链,提升“安顺旅物”旅游商品知名度。四是宣传营销精准化,以构建多层次旅游营销体系为渠道,唱响“康养福地瀑乡安顺”品牌。五是满意旅游常态化,以提升文旅市场综合监管水平为突破,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打造游客心之所向、心之所系的满意旅游目的地。

黔东南州:打好民族与生态牌

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陆居超说,黔东南州将按照“四个轮子”一起转的要求,充分利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全面加强旅游规划建设和资源开发统筹,推动旅游产业化全域发展,着力优化旅游功能布局;围绕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和康养文化,着力培育一批旅游精品干线;围绕推进全域化旅游,大力实施A级旅游景区提升工程;提升完善旅游要素体系,丰富完善旅游业态,着力培育旅游市场主体;大力实施“满意旅游”创建行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着力唱响“民族原生态·锦绣黔东南”旅游品牌,切实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积极推动全州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加速度、高质量发展。

黔南州:创新形式发展乡村旅游

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雷世娟说,年,黔南州以打造旅游综合目的地为目标,围绕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品牌培塑,突出抓好重点县(市)、景区、企业,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一是着力培育引进一批优强企业和团队,进一步做优业态,做好示范。二是聚焦“绿博黔南·康养之州”品牌,推出一批康养项目,提升黔南旅游知名度。三是做好市场营销,加大特色宣传推介,提高黔南旅游市场辨识度和影响力。四是持续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创建,不断丰富旅游产业化内涵。五是抓好乡村旅游提质发展,接续乡村振兴。六是高质量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利用,加大黔南文艺精品创作,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黔西南州:文旅兴州充分发挥带动效应

黔西南州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戴时昌表示,全体干部职工在认真学习省两会精神后备受鼓舞,将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落实旅游产业化、旅游强省部署,在新征程上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黔西南力量。

将高起点规划一批文化惠民项目,规划建设好“6个10”文化精品项目,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动黔西南州融入贵州省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组织实施好文旅兴州十大工程。加快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形成文化旅游差异化发展格局;提升景区业态布局及服务品质;加快“旅游”各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市场环境整治及综合监管机制;强化人才培训;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模式;持续做好惠民富民工程,发挥旅游综合带动效应,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