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新关村冬瓜种植基地内,只见一株株绿色的冬瓜苗扎根于土里,焕发生机。   今年,该种植基地种植冬瓜亩。6月开始,每天都有20余人栽种冬瓜苗,目前已完成栽种。同时,基地还依托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通过“校农结合”模式,做好产销对接,让群众无后顾之忧。   “校农结合”就是助力卡蒲群众打开脱贫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卡蒲位于黔桂滇石漠化区,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聚居乡。一直以来,土地零散、人居分散、产业支撑能力弱严重制约着卡蒲毛南族群众的经济发展。为了摆脱贫困落后的现状,年,卡蒲与黔南师院牵手,建设“校农结合”蔬菜产业示范基地,将卡蒲的蔬菜直销黔南师院,让“校农结合”的模式打开了卡蒲脱贫的大门。   “现在我有务工费,还有一笔土地流转费,生活是越过越好。”新关村村民刘贵鸾在基地务工,不仅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还能就近照顾在新关小学读书的小孩,真正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经过不断的发展,“校农结合”蔬菜产业示范基地从年的50亩扩建至目前的亩,带动了66户人增收脱贫,让毛南族群众吃上了产业饭,鼓起了钱袋子。   在党的政策引领下,如今的卡蒲毛南族乡贫困发生率从年的35.8%下降至零,人均年纯收入达到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程度%,成为贵州省个示范小城镇乡镇之一。   其实,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的巨变,是贵州人口较少民族——毛南族摆脱贫困,走向富而美的一个生动写照。   贵州有毛南族、仫佬族、土族纳入全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扶持范围,主要聚居在黔东南州、黔南州的77个行政村。其中,毛南族聚居行政村34个,总人口8.2万人,毛南族人口4.2万人。   毛南族聚居行政村大多地处边远,基础设施落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是多民族省份,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离不开人口较少民族的小康。   近年来,贵州以脱贫攻坚统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强力推动实施“力争我省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优先建成小康社会;省里的扶贫资金优先倾斜”“两个优先”战略,精准制定扶持政策,整合各方力量,支持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等各类扶持项目,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平塘县19个毛南族聚居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和产业发展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前2年实现率先脱贫、率先小康。惠水县7个毛南族聚居村建成亩花卉苗木基地,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其中,有5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5万元、2个村超过1.4万元。   ……   经过多年持续扶持,目前,全省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77个村,均实现了组组通硬化路,村村通电、通广电、通宽带全覆盖,集中式供水普及率、清洁能源普及率均达%。且经第三方机构评估,全省毛南族、仫佬族、土族聚居的77个村于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打造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样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毕文君编辑罗亮亮编审金艾李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