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年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授牌仪式,对我省13个获省级生态示范创建荣誉地区进行正式命名授牌。

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基地命名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现场。

其中,遵义市务川自治县被正式命名为“年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遵义市凤冈县、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黔东南州雷山县、黔南州荔波县和平塘县、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铜仁市印江自治县木黄镇、仁怀市五马镇、六盘水市盘州市普古彝族苗族乡、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茅台酒地理标志保护区、黔西南州贞丰县北盘江流域白层鲁容片区等12地被正式命名为“年贵州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遵义市务川自治县龙潭古寨景区。(贵州省生态环境厅供图)

13个获命名地区,均结合当地在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协同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筑牢生态产业转化根基,围绕自身环境特点和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绿色发展成效初步显现,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本地模式和机制,长效保障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贵州代表。

茅台酒地理标志保护区。(贵州省生态环境厅供图)

其中,黔西南州贞丰县北盘江流域白层鲁容片区将百香果、芒果等农特产品作为退耕还林树种,实施坡耕地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成功探索出一条把荒坡荒山变成绿水青山、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产业发展新路子;茅台酒地理标志保护区探索白酒酿造工业生态治理、生态产业创新的新模式,引领和带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企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的绿色发展之路。

黔东南州雷山县坚持生态民族文化融合生态文明,走出了一条重点生态功能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民族文化护绿转金”的两山转化实践路径;黔南州平塘县创新“观天探地、世界唯一”的旅游产品业态,开发打造中国天眼研学游,推动平塘全域旅游,同时以石漠化综合治理和退耕还林为抓手,着力推进生态修复保护与生态产业联动。

黔东南州雷山县雷公山。(贵州省生态环境厅供图)

省生态环境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傅涛介绍,获得命名的示范创建地区通过生态示范创建这个载体抓手,对有效、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巩固了生态环境优势、推动了生态价值转化、打造了生态示范典型,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贵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树立了样本。

年,我省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等生态创建细胞工程,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有效抓手和载体,扎实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

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基地命名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现场。

截至目前,我省共有16个地方分别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19个地方分别获得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贵州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

傅涛表示,我省将继续抓好生态示范创建这个有效载体,深入推动示范区和“两山”基地建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多、更强、更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转化的示范典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瑶

编辑王剑

二审尚宇杰

三审干江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