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开局就注定不同寻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经受着巨大考验。一季度,贵州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04亿元,尽管比上年同期下降1.9%,但下降幅度是全国最小的省份之一,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种植业增长较快,工业生产快速恢复,新兴领域保持较快增长。一句话,贵州经济,韧劲很强。
近年来,贵州交通运输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打通了开放发展的融通梗阻;产业链持续培育延伸,增强了实体经济的综合市场竞争力;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拓宽了经济转型升级空间;农业产业革命深入推进;十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和“双千工程”持续发力;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深入实施,自年以来,贵州经济增速已经连续37个季度位居全国前列,经济总量是十年前的4倍还多……
今年三月初,一列满载过磷酸钙货物的“陆海新通道”班列从黔南州福泉站顺利发出,这是贵州“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的第列。公里外的贵阳,一排排工程运输车整装待发,连通贵阳市与贵安新区半小时通勤圈的5条融合发展道路正集中开工;位于遵义的贵州中航电梯生产线内,机器人也在开足马力生产,1分钟时间,26台智能机器人就可完成1部电梯的零部件加工。高质量发展的贵州,是更加开放的,更加融合的,更加创新的贵州!我们来看看,这些年贵州做了什么?
贵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机遇,着力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加快融入泛珠经济区、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带等,形成了东中西互动融合的开放发展新格局。
通过打造“1+8”开放创新平台,加快人才引进步伐,不断吸引创新要素集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科技活动人员达到人,是年的26.2倍;研发经费支出95.88亿元,是年的11.7倍;专利授权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件,分别是年的79.9倍和.6倍。
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入选工信部5个国家大数据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之一;兴达兴建材、振华电子、货车帮、盘江精煤4家企业上云案例入选工信部“企业上云”典型案例;六盘水发耳煤矿建设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生产效率提高47%,探索出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大数据融合应用新模式,贵州大数据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增强了动力。
贵州之变堪称逆袭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个人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前行,作为年轻的贵州人,我们何其有幸,能遇到这个时代,而我们也将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证明,这个时代的辉煌,将由我们来创造和延续!
总制片:陈麟
总监制:张云泓胡涛
策划:白荧
编导:柴睿
主持人:陈溟
摄像、后期编辑:李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