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传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工业企业的规模和效益逐步提升,全县工业经济稳步增长,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呈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
在贵州群山木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工作,加工碎木、给板材上胶、运送木材,加工设备也在全力运转着,一块块崭新的生态板材正在产生。
贵州群山木业有限公司创建于年,新增生态板生产线,年开始步入正轨,是黔南州最大的木材加工企业,年加工木材量5到6万立方米。三都是“全省十大林业县”之一,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47%,群山木业也是三都围绕优势资源引进的首批重点企业之一。
“群山木业之所以选在三都建厂,我们是经过多方面考察和深思熟虑的,首先,三都的森林覆盖率特别高,占70%多,第二个是三都的杉木资源特别丰富,尤其是在三都有一个国有拉揽林场,它是全贵州最大的林场。”贵州群山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亚雄说。
群山木业自创建以来,通过技术创新、设备升级以及高薪聘请国内技术人员,严把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提升产量的同时,减少能耗。目前,群山木业生产的产品已达到国内的一线水平,得到了国内品牌千年舟企业的认可,产品已走出贵州、面向全国。
“从原材料到后面成品,一共是7条生产线,目前为止每天产量可以到张板子,月的产值已经突破了万,我相信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到11月份,我们应该会突破万,到年年底,我们的产值会比年增加50%。”贵州群山木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胡创平说。
企业入驻三都以来,三都也发挥主人翁意识,工信、林业等相关部门主动对接,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这么多年群山木业的发展得到了林场的大力支持,以及领导的关怀,今年我们预计生产8到万张板),产值应该能达到1.5个亿左右,现在是第三个年头,我们预计在四到五个年头的时候,企业将能够达到3个亿的产值左右,利润破千万,能够为本地的农民工提供个岗位左右。”贵州群山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亚雄说。
“十三五”以来,三都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助推新型工业化上寻突破,把丰厚的农业和林业资源转化为绿色生态的工业产品,工业经济发展稳步推进。同时,在各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引进企业、扶贫车间入驻,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打造三都工业经济新业态。
贵州江歌鞋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年7月通过招商引资落户凤羽街道城南社区。
车间里,裁剪、缝纫、上胶,各道工序有序开展。年,江歌鞋业与国内一线品牌鸿星尔克达成合作意向,这让江歌鞋业有了稳定的订单,员工需求量也增加了,厂里的技术人员也严格把关生产线的每个环节,确保鞋的质量。
“鸿星尔克毕竟是一线品牌,在质量方面,其他的工艺要求比其他的高一点,我们每天在做的时候要保证线顺,发出去的鞋的品质要达到客户的要求。”贵州江歌鞋业成型车间主任田孟权说。
李书友现在居住在交向社区,年10月一家人从都江镇羊甲村搬进了社区的新房里,自从社区引进了企业之后,他就选择了在家附近的工厂里上班。
“刚开始来的时候心里面也担心怕附近没有合适我们做的工作,到后面了解了有这个厂,并且也在招人,就在厂里做了下来,我在这里做了大半年了,每个月有四五千的收入,跟外面打工相比也差不多,离家近还可以照顾老人、孩子。”凤羽街道交向社区群众李书友说。
目前,贵州江歌鞋业的员工有多个人,工资从三千到八千不等,总经理董志勇告诉记者,公司入驻时,政府免费提供三年的场地,电、水等配套设施都是优先供给,各方面政策都比较好,这些都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我们是以代加工的模式帮鸿星尔克生产,接下来以研发期介入我们的利润会更高,跟国内的一线品牌,包括李宁、安踏,我们全部都会介入进来生产。目前我们一年的生产产值大概是三到四千万,我们接下来如果更深入的生产、深度的结合下去的话,一年的产值应该可以达到一个亿左右。”贵州江歌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志勇说。
截至目前,三都在全县1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培育扶贫车间(家庭作坊)33家,让0多名搬迁群众成为在家门口上班的“工薪族”。
近年来,三都不断加强工业化建设力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围绕建材食品深加工、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利用生态优势和水能、电能低成本等优势,扩大高质量招商引资,着力培育引进一批重点优势企业,激活地方经济。
“十三五”期间,三都规模工业总产值24.4亿元,比“十二五”期末增长98.4%;累计培育入规企业16户,比“十二五”增加19户,增加89.4%;完成工业投资(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成20.63亿元,比“十二五”期末增加%,年均增长28.19%;在服务发展中小企业方面,“十三五”期间,累计下拨国家、省、州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余万元;完成16家中小企业技改扩建、网点建设、人才培训项目;累计组织县内企业职工参加能工巧匠、银河培训、星光培训等培训多人次;积极组织企业及民间艺人参加“绿博杯”“创业创新”等大赛,并获得多项奖次;累计申报20家中小企业进入贵州省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库。
““十三五”期间,三都县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机遇,深入落实“工业强州”战略,严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以做大总量、加快产业培育为目标,立足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区位条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转型发展、加快发展,工业总量呈现平稳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明显提升,转型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县工信局局长张仁勇说。
回看来时路,在工业经济转型中,三都不畏艰险,在重重困难间,以长远发展的眼光迈出了铿锵步伐、奋力前行。未来,三都县将继续抓好新型工业化建设,结合三都现有资源优势,引进优质企业入驻,优化服务软环境,提升竞争力,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腾飞。
“未来5年,我县将通过实施工业倍增行动计划,结合三都县生态功能特点,首位发展生态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协同推进新型建材、文化旅游产品加工、健康医药、酒类加工、新能源等其他产业高质量发展,并持续抓好产业大招商,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工业经济总量翻一番。”县工信局局长张仁勇说。
三都县融媒体中心 陆小双编辑谭诗雨编审 张发扬 蒙家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