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黔南州司法局坚持立足本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通过完善“一套实体平台”、实施“三大工程”、优化“一个线上平台”,全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务惠民各项工作,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满意度。
一、完善“一套实体平台”实现服务“一站式”。一是建立“四级”实体平台。建立1个州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级平台、12个县(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二级枢纽、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三级节点、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四级触点,全面贯通州、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平台,通过设置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3+X”公共法律服务综合接待窗口,实现“进一扇门、享全服务”。年,共办理法律援助件、人民调解件,办理律师代理案件件。二是建立“三级”法律援助网络。构建以州、县两级13个法律援助机构为龙头、个镇(乡、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为骨干、个村(社区)基层法律援助联络点为触角的三级法律援助网络,开通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行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四优先”服务,实现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案件“零距离、零等待”一站式服务。三是建强“一站式”人民调解服务平台。整合综治维稳、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信访接待资源,建强州、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建立信访、司法行政、法院等部门联合工作机制,设立信访、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接待窗口并安排工作人员入驻,统一接待受理、组织调处化解矛盾纠纷事项,统筹推进本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现“一个大门进来、一个中心对接、一揽子解决问题”的“一站式”服务。
二、实施“三项工程”推进服务“全覆盖”。一是人民调解工程。积极创建“五星人民调解委员会”,加强州、县、乡三级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建设。按每个县(市)聘任不少于5名、镇(乡、街道)不少于2名、村(居)不少于1名专职调解员的要求,充实县乡村三级联动工作平台调解力量,并从社会各界选聘调解员,提升预防化解矛盾纠纷能力,提高矛盾纠纷调处效能,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目前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已受理、调解矛盾纠纷件,调解成功件。二是法律援助工程。依托州县两级13个法律援助机构、个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个村(居)基层法律援助联络点,构建州、县、乡、村四级法律援助网络体系,提供拖欠农民工工资、征地拆迁、劳动争议等法律援助,开展法律服务上门、代写法律文书等服务。在全州部分律师事务所、群团组织、监狱、中学及高校建立36个“五心”(用心、恒心、爱心、暖心、安心)法律援助志愿维权岗、互联网+法律服务工作站,由专业律师负责受理驻站点线上线下法律援助申请。目前已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件,办理各类法律服务案件件,接待群众咨询次,代写法律文书余件。三是法治教育工程。采取省级线上培训与省、州、县三级法律专家线下授课宣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法治教育。目前已命名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国家级11个、省级个、州级个、县级个,推进余个“一村(居)一栏”、“一校一橱”、法治文化广场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瓮安县法治文化园被评为“第三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三、优化“一个线上平台”打造服务“全方位”。一是资源进系统服务“全覆盖”。整合全州个人民调解机构、13个法援中心、61个律师事务所及名律师、名人民调解员等法律服务资源并纳入平台管理,群众可根据需求自主选择需要的法律服务方式、站点、律师和调解员,个性化提供法律咨询、办理法律事务渠道。福泉市司法局网上受理办结法律援助案件80件,案件申请来自6个县(市)的31个乡镇的80个村(居)。二是申请在线办服务“全流程”。设置法律事务在线全程办理流程和业务办理视频咨询窗口,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法律事务申请、材料提供、材料审核、案件办结全流程在线办理,在线视频咨询法律事项、申请办理法律事务,如办理案件中发现申请材料不合格,可随时与群众进行视频沟通,申请材料实现了%的合格率。年今年6月,央视“新闻直播间”对黔南州司法局打造智慧司法服务平台,打通山区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做法进行了报道。三是事务上平台服务“全业务”。在平台开设涵盖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律师咨询、法治宣传等司法行政“全业务”20项在线法律服务功能,创建智慧服务APP、建立村(居)网络服务端口,实现法律事务“掌上办”。目前全州已建立村居网络服务窗口个,覆盖80%的村(居);已受理网上法律服务件;成功处理调解涉偏远地区群众矛盾纠纷、解答法律咨询、开展法律援助等服务分别达、、件(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