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客户端11月26日电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涉及云南、广西、贵州三省(区)的15个地(市、州)、91个县(市、区),是全国14个片区中扶贫对象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所辖县数最多、民族自治县最多的片区。
在水利部等国家部委的支持下,地处石漠化片区的贵州省在全面完成深度贫困县30户以上村民组通硬化路基础上,全面推进水利、电力、通讯等巩固提升,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设施配套,不断提高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
而让这一地区的人民喝上放心水,为这一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则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作。
取来水,还得管好水
“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黔南州共争取中央、省级水利项目资金多亿元,涉及骨干水源工程、农村饮水安全等16类项目。目前全州.2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已达到现行脱贫攻坚饮水安全供水保障标准。
建得好,更要管得好。长期以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普遍存在“建而不管、管而不善”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黔南州年在全省率先出台《黔南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全面推动全州农村饮水安全规范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确保工程长期良性运行。先后创建龙里县“三个三”农村管水模式、贵定县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模式、惠水县“一带三补”等良性运行管护机制。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已收费工程占90.3%,千人以上工程水费收缴率95.5%,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机制逐渐形成。
有了水,才能种好地
11月18日,和顺市平坝区高标准蔬菜示范区里,绿油油的蔬菜长势正好。高田村驻村第一书记明华已经到这里挂职5年了。
水如何影响农民的收益?明华给记者算了笔账:过去白菜成本每斤四五毛,水占一毛;现在白菜成本每斤一毛五,水占5分。
下一步怎么走?“要向科技农业和节水农业发展,让种菜的成本更低。”明华说。
田的命脉在水。黔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水利基础至关重要。十八大以来,黔南州持续加大骨干水源工程实施力度,全州首座大型水库——福泉凤山大型水库如期开工建设,相继建成龙里窄冲等36座中小型水库,有效解决60多万人饮水问题,新增、恢复和改善灌面34万亩,大大提升了贫困地区生活、生产用水保障水平。
都能喝上稳定水、干净水、放心水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截至今年8月,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7%,贫困地区新增和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万亩。通过新建大中小型水库,新增供水能力亿立方米,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5万平方公里,水利扶贫为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人日报记者蒋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