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94665.html

近年来,黔南州把“村社合一”作为提升基层组织力的突破口,州委在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拿出“干货”,出台一揽子扶持措施,采取“五条精准打法”,有效破解组织引领发展能力不强、认识不足、机制不活、能人难选、发展单一、管理混乱等系列问题。

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普查中,认可集体经济组织有效带动脱贫摘帽达99.8%,居全省第一位,预计年底全州集体经济收入达2.58亿元,同比增长50.87%,万元以上的村达46个,同比增长%。

高位统筹,破解认识不足、推进不力的问题

完善政策设计。州级制定出台《黔南州推行“村社合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指导意见》,明确“村社合一”集体经济组织的规范组建、职能职责、经营管理等10个方面内容,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细化明确责任。州委对县(市)党委、乡(镇)党委、村级党组织和州县两级相关部门的责任进行细化,形成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强化推进落实。州、县两级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从政策落实、工作推进、问题化解等方面加强跟踪指导,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发展模式,由点到面,有序推进。

 赋权放权,破解要素不足、机制不活的问题

赋予身份权。颁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给予“村社合一”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地位,赋予其经营管理农村集体“三资”的权利,具有市场主体投资人“身份”,享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目前,黔南州共规范组建全民入社“村社合一”集体经济组织个,量化村级资产57.84亿余元,盘活农村集体土地万亩,有效带动全州12大农村产业发展。 

放活经营权。明确政府投入建设村属范围内的水利设施、教育设施、卫生设施、农业设施、文体设施、一事一议建成项目等,除国家法律法规有规定外,全部转交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村内或周边龙头企业,参与产业发展或参与其他市场主体联合发展产业。

下放审批权。州级将纳入整合范围的中央和省级财政涉农专项资金和项目审批权限完全下放到县,实行县级审批管理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够承担的涉农项目和上级要求落实的公共服务资源,原则上优先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渠道承接实施。同时,全面梳理和“打捆”了州级15家部门共58项涉农政策下放到各县(市),明确万元以下不需要招投标项目优先由村集体承接实施,多角度加大政策支持保障力度。比如,福泉市通过市委常委会审议,将个项目预计总投资4.86亿元交由村集体组织实施,保障了村集体有事干、有钱赚。

建强队伍,破解能力不足、能人难选的问题

注重管理层组建。每个股份经济合作社按程序设立了股东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通过从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从优秀外出经商或务工人员中引导,从社会上公开招聘引进懂经营、会管理的职业经理人充实到“村社合一”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层中。当前,名村党组织书记担任理事长,名“两委”干部在集体经济组织中交叉任职,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

注重干部队伍建设。出台《黔南州选派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指导意见》,全州选派名优秀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建立县乡领导包村包社、干部到村到社任职常态机制,推动名县级领导分别包保集体经济组织建设,50%以上乡镇干部在村在社工作。

注重农技人才支撑。州级成立由12名高级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的指导团队,以县(市)为单位,划片区重点开展技术指导。整合名农技人才资源,成立农技服务小分队,确保每个“村社合一”集体经济组织有1名以上农技人员联系包保。

 优化模式,破解渠道单一、发展受限的问题

优化组织模式。以“村社合一”为主体,结合发展需要,在集体经济组织框架下设立各类经营公司或产业项目部,鼓励其他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及农户带资自愿入股。通过“村社合一”实现.04万群众带股入社。

优化经营模式。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承办电子商务终端,创建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窗口,组织进行网上销售及售后服务。支持各地县级供销社农资公司以基层社为网络节点,设立农资连锁经营网点,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优化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和鼓励村级结合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制定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规划,找准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各类产业,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体、要素、市场,培育新的增长点。比如,长顺县代化镇斗省村年初贫困发生率28.54%,通过发展“村社合一”优化发展模式,用1年时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万元,实现群众分红0元至元不等。

规范运行,破解管理混乱、风险突出的问题

规范章程。制定集体经济组织的章程,进一步明确股东的权利和义务、股权设置与股权变更、组织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议事规则、财务管理与收益分配等内容,用章程来规范集体经济组织运行。

加强管理。在资产管理方面,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经营管理、投资使用决策制度,防止资产流失和相关各方利益被侵占等情况。在经营行为管理方面,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出租、发包、投资、转让、建设等经营活动必须签订合同。

防控风险。充分发挥“村社合一”集体经济组织监事会作用,建立完善权益保障、风险监管、审查审计等防控措施,定期将合作社村级财务收支、集体资产资源使用情况在村务公开栏予以公示,自觉接受村“两委”和社员(股东)监督,保障集体经济组织社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通讯员 周建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莫宇

编辑梁晓琳

编审张发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