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来,荔波县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形成全县上下一心推进大数据发展的浓厚氛围。今年,荔波入选《小康》杂志社,中国小康网推出的“中国数字治理百佳县市”榜单,荔波县古镇列为“贵州省年智慧商圈示范项目”。
抢抓发展机遇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年,荔波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工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双组长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大数据发展有关事宜,建立大数据发展调度机制,大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网络普遍覆盖、4G补盲、老旧小区改造、景区建设、光改、5G基站建设等方面完成数字基础设施投入余万元,新增4G基站52个,5G基站个,实现行政村、30户以上自然村寨4G网络全覆盖,5G基站覆盖县城主城区、景区、机场等重要区域。
与阿里钉钉合作基于钉钉平台的数字“新基建”核心和大数据、云计算的数字化底座能力,着力构建“一个服务平台、一个数据资源中心、一套智能基础设施、五大智能化应用体系、三个支撑体系”的数字县域“”服务体系,打造一个服务平台连通“部门之间、政企之间、政民之间”三大协同和N项应用的“1+3+N”数字化平台。
数字县域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
狠抓产业培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荔波县围绕“优政、惠民、兴业”总要求,整合县域旅游资源,通过连接景区票务、线上旅游服务商、旅行社、酒店、餐饮、停车场等主体数据整合打造“黔云通”平台,形成本地数字产业运营体系,“黔云通”升级成为全州数字经济运营中台,并于年4月在全州推广使用,是黔南州重要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通过打造景区、住宿、餐饮、停车场、一体化服务、房产普惠金融、全域统一支付等应用场景,重构生产关系、变革服务方式、汇聚数据要素,创新数字经济模式,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为群众服务搭建新平台。深入推进中台在荔波的推广运用工作,县域接入景区、酒店、餐饮、停车场等实体企业(商户)家,其中景区6家、住宿家、餐饮家、停车场28家、一码付家。通过聚合电子发票、全域旅游票务、诚信商户、明码实价、智慧停车等服务,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引导OTA(线上旅游服务商)及旅行社业务运营方向,推动景区从门票单一销售策略向“景区+X”组合销售策略转变,实现单一门票收入向多元运营收入转变,构建为游客和本地居民提供“全业态、全程式”的全域旅游一站式服务平台,中台已汇聚荔波实体企业订单数万单,产生数据万条,订单流水2.58亿元。
年,深入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工作方案,组织10余家企业参与省州融合培育,带动7家企业完成融合工作,打造标杆项目1个、培育融合示范项目4个、上云企业55个,打造5G应用场景2个,有效促进各行业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大数据产业企业从12家增加至19家,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亿元,全县网络零售额超过4.2亿元。扎实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工作,分别完成年度5家样本企业、年10家企业的数字经济增加值评估,组织家“四上”企业完成在线填报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微观评估数据和相关部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宏观问卷评估工作。
加强外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编制数字大数据招商项目5个,包装2个项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率队赴北京、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大数据产业招商专班参加数博会招商、赴杭州开展招商对接工作,多部门联合引进荔波县智慧垃圾分类软件和硬件项目、智能民宿项目等融合产业项目,大数据产业签约资金万元,成功招引杭州华智软件有限公司在该县成立贵州翼星新基建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大数据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清零”目标。
数字县域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
强化场景应用促进数字化转型升级
在数字政务应用上,扎实推进“一云一网一平台”推广应用,推进跨部门数据共享和融通应用。在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黔南专区上架19个部门48类项数据共享,不断提升政府政务数据共享开放水平。根据“四个一工程”要求,完善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县、乡、村全覆盖建设,加强电子政务网的推广应用培训和运维,促进全县电子政务协同办公,形成“码上办会、码上回执、码上服务”的应用氛围。加强政务服务网的推广运用,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配置了结婚证、离婚证、电子医保凭证、电子身份证、户口簿等20类电子证照,基于电子证照库数据共享,实现企业群众在申报对应事项时证照材料“免提交”,减少办件材料,切实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在智慧旅游建设上,大力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大小七孔景区智慧旅游系统围绕着一个平台、两个中心、三个门户、四个体系的重点,建设了全域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通过“一码游贵州”“黔云通”、景区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