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天地图·黔东南”在“天地图·贵州”正式上线,标志省级节点+9个市(州)级节点全面实现一体化。据悉,贵州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贵州”)于年开始建设,年12月正式在互联网上发布运行,多年来不断完善升级,扎实推进平台一体化建设,被自然资源部评为五星节点。
一体化建设全面完成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以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为基础,以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为核心,利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服务技术建立的面向政府、行业用户和公众的开放式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资源管理、各行业部门测绘地理信息基底数据和个性化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
“天地图·贵州”已成为我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权威窗口,当前本级节点注册用户累计个,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发布数据,我省省级节点提交矢量与地名地址数据6万余条(接收率%)、各类遥感影像累计全覆盖9次,日均活跃用户数个(不含个人注册应用)、地图服务接口访问量突破万次,均居全国前列。
全面整合资源应用广泛
全面整合贵州省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实现一个平台在线提供多种测绘地理信息资源整合服务,推动遥感影像服务、专题地图服务、标准地图服务、目录系统服务、数据开发服务、典型应用服务等深度融合。
广泛支撑服务各行业发展。截至目前,基于“天地图·贵州”开发的系统应用已突破一百个,涉及数十个行业领域,如:省地质环境数据平台、省空气质量实时监控系统、省地质灾害防治预警系统、省矿业云、省旅游资源大普查可视化门户展示系统、省农房摸排信息采集系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监测平台、智慧乡村管理系统等。
支撑自然资源管理作用明显
立足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需求,丰富数据资源。依托“天地图·贵州”平台,整合各类自然资源数据要素,不断完善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省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数据库服务平台功能。
转变服务思路和服务方式。推进建立数据资源管理、变化信息识别等智能化管理机制。从侧重地图底图服务向时空大数据智能地理信息服务转变。从侧重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向自然资源地理信息服务转变。从侧重二维数据服务向二三维并重服务转变。
年以来,为全省二十三大类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服务保障,累计达到余批次(保障省级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个批次,市县余批次),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生态修复、建设用地起底大调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确权登记、督察执法、应急测绘等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强基础提升保障能力
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年10月,印发了《贵州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管理细则》,是我省首个专门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对平台管理、建设、运维等相关工作将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建立在线联动更新与审核机制。随着《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各类秘密事项和涉密等级,科学划定成果比例尺、分辨率和精度等,为在线数据融合和联动更新奠定了政策基础,完善了国家、省、市县三级节点联动更新技术体系,有利于整合与共建共享。年,实现了数据在线增量更新和分级审核机制,数据更新更高效、便捷和安全。
开展多元化技术创新。进行HTTPS和IPV6改造升级,提升节点和数据传输保密安全。通过key(秘钥)方式,实现对本地发布的影像数据及专题数据服务访问的监控和限流。融合新型新技术,开发了三维影像模块、移动端vw+rem动态自适应布局功能等。
典型建设亮点纷呈
“天地图·贵阳”:围绕市政、民生工作,丰富专题地图服务。作为最早完成天地图一体化建设的市级节点之一,坚持围绕贵阳市“一圈两场三改”等重点工作,为市域社会综合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支撑,对平台进行完善更新。自节点上线以来,为“智慧白云”、“每月一图”等多个应用提供了地理信息底图服务。其中“每月一图”专题地图根据本市特点结合民生热点搭建专题地图,不呆板模式化,地图内容可读性强,成为实用功能兼具美学效果的“活地图”。
“天地图·遵义”:注重平台宣传和应用推广,突显红色文化特点。在政府网站发布信息、公告宣传节点建设成果,积极申报年遵义市数字民生典型应用示范项目,引导政府部门、企业、公众参与“天地图”建设与应用。以应用、服务民生、党史教育为出发点,结合遵义市特色,通过主动推广方式建设了“红色遵义”、“红军在遵义”、乡村振兴3个典型应用案例,旨在传播遵义市红色文化、宣传红色旅游,展示乡村振兴工作取得的成效,通过应用案例建设不断促进地理信息的广泛深入应用。
“天地图·安顺”:转变服务方式,实现成果融合创新。平台坚持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转变传统地理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提供服务支撑。为安顺市纪委移动应用系统(二期)项目建设提供数据支持,项目建设节约成本20余万元,充分体现数据价值化转变。积极对接安顺市大数据局,依托“科创谷”,打通地理信息数据融合。融合新型技术,创新地理信息成果应用,编制完成了《安顺旅游蜡染地图》,是兼具自然风光、人文旅游资源、艺术文化感官相融合的新一代数字地图,年代表我国角逐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的第30届国际地图制图大会电子类奖项。
“天地图·六盘水”:民生无小事,服务社区办实事。平台依托凉都云进行部署智慧社区服务系统,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社区管理形态为目标开发的,其包含通知、事件办理、投诉、随手拍、紧急救援、留言等内容。为推进“多测合一”改革工作,提升测绘机构服务效能,降低建设工程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了“多测合一管理系统”,包含测绘中介服务机构名录库管理、项目管理、成果管理以及测绘服务评价等功能,实现了“多测合一”项目全流程的追踪监管。
“天地图·毕节”:围绕自然资源业务工作,抓好典型应用开发。重点结合本辖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和业务需求,依托平台资源,开发了“权籍通”软件。可广泛应用于三调外业验收、卫片执法现场核查、耕地保护调查、权籍调查、用地选址等业务工作。实现现场最新影像和原始影像实时对比查看,地类分析,现场数据分析,一斑一档,调查成果一键输出,方便查询和整理。积极推进平台建设升级和应用推广工作,积极向毕节市直相关部门进行应用推广。
“天地图·铜仁”:稳扎稳打开展“一体化”建设工作,提前实现“五个统一”建设要求。年9月,实现了与国家级、省级节点的互联互通。完成铜仁市电子地图开发及资源链接,同时在电子地图页面嵌入历史影像。该页面能够查询POI位置信息、路径规划、标记特殊点位、测量距离和打印当前地图等功能,满足用户各种需求。实现铜仁市三维影像模块开发,并集成到市级节点平台。能快速实现三维影像的时时在线浏览和不同时期的三维影像进行对比。
“天地图·黔南”:重视服务需求调研,跨界合作促成果应用。结合州“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调研服务需求,开展平台宣传工作。重点开发了“黔南州智慧时空大数据平台”“生态文明云平台”“黔南州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等。年,“黔南州智慧时空大数据平台”申报省级试点成功。该平台汇聚本地地理信息数据、公共专题数据、物联网实时感知数据,实现互联网在线抓取数据及本地特色数据等的时空大数据库,运用时空大数据分析、管理和存储,时空大数据云服务等关键技术,实现全州信息资源的空间整合与应用。“生态文明云平台”由州发展改革局牵头建设,通过调用平台中数据形成底图,并集成生态环境、林业等部门数据形成生态文明资源数据层层叠加为可视的“一张图”和生态文明专题数据库,支撑数据的管理和共享应用。
“天地图·黔西南”:大力加强平台宣传,靠前服务促进共建共享。围绕州内工作实际,注重开展平台建设和宣传工作,特别是在州内组织的大数据系统平台建设会议上加强宣传。主动帮助建设单位打通服务通道。与州直部门、单位,广泛开展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建设共享,以建促用,以用促共享。联合申请项目数据经费,共同推进遥感影像的定期更新,避免多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目前,典型应用主要有黔西南州“多规合一”暨城乡规划空间管理平台、黔西南州一标三实基础数据库云平台、智慧金州云平台,为全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要素支撑。
“天地图·黔东南”:克服工作困难,平台一体化建设全面完成。结合州内工作实际,推进平台一体化建设,保障全省一体化建设工作如期顺利完成。
通讯员郭显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赵旭婉婷
编辑彭银
编审孙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