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要求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明确要瞄准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以马力更足的“四轮驱动”,让贵州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一二三四”总体思路,从今日起,贵州日报推出“‘四新’‘四化’蹲点采访”专栏,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场景,书写好贵州聚焦“四新”“四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故事,展示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的时代画卷。
福泉市龙昌镇亩辣椒规模化种植基地。毛远富摄
被誉为“亚洲磷都”的黔南州福泉市,有着不一般的“农业担当”——在工业化、城镇化率都位居全省前列的大背景下,直面“三农”发展短板,努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 深谙产业发展之道的福泉,因地制宜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三农”集聚,不断补齐短板、做长链条、推动融合,在广袤的大地上奏响农业农村现代化新乐章。
在梨花树下,福泉市双谷村村民从事养殖业(谭春林摄)
补齐短板,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国际新型磷化工产业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区域产业中心……多年来,福泉的工业一直在全省占据重要地位。与工业发展的风风火火相比,福泉的农业基础相对薄弱。 “农业不加快发展,就像木桶短了一块板,限制着整体容量的大小,高质量发展也就无从谈起。”福泉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徐稳告诉记者,补齐农业发展短板,既是立足当下的急事,也是谋划未来的大事。 如何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产业。 没有“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一哄而上,也没有“你有,我也要有”的拿来主义,福泉的农业产业发展既立足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紧紧围绕“福”字号特色农产品,精准定位“1+2+N”产业—— “1”即生猪产业,今年目标实现生猪年出栏60万头以上; “2”即辣椒产业和大福姜产业,目标将在今年分别完成10万亩和2万亩种植规模; “N”则是根据各地情况,因地制宜发展茶叶、烤烟、林下种养业、生态渔业、生态家禽等。
姜丰收了,每一块都大块大块的
去年底,福泉市金山街道瓮赏村迎来了生姜的大丰收,多亩的大福姜,最高亩产量可达到0斤左右,亩产值2万元左右,有力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大产业顶天立地,小产业铺天盖地。 和瓮赏村一样,福泉市的农业产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农业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有一个重要的“推手”——“四双”模式。 这是福泉市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创新,具体来说,“四双”模式就是“双公司+双订单+双支部+双保险”。 “双公司”是生产性公司和经营性公司,通过优势互补,破解主体培育难;“双订单”是销售订单和生产订单,通过利益共享,破解产销衔接难;“双保险”是农业政策性保险和自然灾害险及价格指数保险,通过风险共担,破解保障不足;“双支部”是成立村级党支部和产业党支部,通过齐抓共管,破解组织发动难。 “四双”模式,涵盖了从产到销的全环节,打通了中梗阻,有力推动了福泉市农业产业化、组织化、规模化发展,为补齐短板、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做长链条,提升农产品价值 在陆坪镇罗坳坝区,有一处辣椒产业集群标准化育苗基地,这是福泉今年10万亩辣椒种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进种植辣椒的大棚,全自动穴盘辣椒播种机正在工作。通过机械化播种,一小时能装盘左右基质,不但成本节约,更提高了效率。
福泉市线椒喜获丰收
在福泉,农田里的“工业经”远不止这些简单的机械运用。补链、延链、强链,福泉把全产业链发展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一招,不断拓展农产品价值链。 辣椒产业,在福泉不单单是规模的“横向”扩大,产品链条“纵向”生长才是核心——对内,鼓励现有20余家辣椒加工作坊,拓展泡椒、糟辣椒、油辣椒和辣椒粉等加工业态;对外,引进贵州满天红公司和重庆海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福泉市福供电商公司合作,建设日烘干鲜椒吨的农产品烘干泡制一体化加工基地。 如今,福泉已初步形成辣椒育苗基地、示范种植、分拣包装、烘干加工、交易流通等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去年成功跻身全省辣椒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县方阵。 从“金谷福梨”变身“梨匠轩”牌梨膏,也是福泉做长农业产业链的成功实践。 福泉的“金谷福梨”享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本已打出了品牌、畅通了销路,但光卖鲜果,附加值低,产业形不成集群效应。
果农们忙着采摘福梨
返乡农民工丁天才等人看准时机,创办了梨制品深加工企业,注册了“梨匠轩”商标,从年开始大量收购农户的鲜梨用于梨膏生产,大大提高了梨产业的附加值。 作为福泉“一县一业”的生猪产业,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更是当务之急。 在最新的《福泉市年生猪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推进屠宰分割肉品深加工”备受 大力推进屠宰生猪精细化分割,以腌制猪肉制品加工企业为基础,进一步通过招商引资或扩大生产加工,不断提升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 加快发展肉制品精深加工,大力开发低温肉制品、调理肉制品和速冻方便肉制品; 积极引进猪肉精深加工技术与装备,对贵州特色猪肉制品的生产工艺进行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改造; 打造一批注重色、香、味、形的深加工猪肉制品,提升传统肉制品市场竞争力。 福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德金表示,年该市农产品加工总产值突破43.06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从年的23.5%增加到53%。今后,将继续坚持全产业链的战略思维,推动全市的农业产业连点成线、聚珠成链、集聚发展。 推动融合,农旅一体化加速 一壶梨花酒、一只小香鸡,赏万亩梨园、忆无限乡愁。福泉市金山街道双谷村,已经成为周边城市里的人们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
双谷村漫山遍野的梨花
“陈主任,你们那里的梨花开了吗?” 最近,金山街道办主任陈杰的电话特别繁忙。 按捺不住的赏花客,关心的是金山街道双谷村的梨花,而陈杰 生态农业、农旅一体化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让福泉在推动农旅融合中更加从容。 从单纯“吃”的农业产业,到“吃、住、行、游、购、娱”的全要素产业,福泉通过农旅一体化发展,把农业产业做出了档次。 原本“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牛场镇朵郎坪村,如今也吃上了农旅融合发展的“旅游饭”。通过改厕、改电、改水、改圈、改厨和院坝硬化、屋檐沟硬化、村寨通道硬化、联户路硬化、村寨亮化的“五改五化”工作,朵郎坪村一度被埋没的好产业和好风光重新焕发了生机。
村民们采摘梨子
如今,每到节假日和周末,村里游人如织,烧烤棚全被订满,一派热闹场景。尝到甜头的朵郎坪村荷塘湾农家乐老板莫君文告诉记者:“乡村环境好了,才有游客愿意来,我们的生意才做得走。” 将农村服务社区、现代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三区合一”,同样是福泉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 在福泉黄丝江边旅游度假区,集农家乐、田园观光、农耕文化、民族文化为一体的布依文化村寨已经形成,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文化与自然和谐统一。 三月,万物复苏,正是春耕的好时节,也是春游的好时光。在福泉广袤的农村,游客们随着花香踏青而来。面对农旅融合发展新征程,福泉将围绕“1+2+N”产业体系,构建“一心一环两轴四区”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布局,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 福泉市委书记郭正勇表示,做好“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福泉将突出“重农意识不减、惠农方向不变、强农力度不弱、富农目标不移”总要求,以产业兴旺为引擎,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扎实前行,全力推动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国超陈诗宗李薛霏
编辑胡锐
编审王璐瑶李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