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生态环境部公布年第四季度和1至12月份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贵州黔南连续两年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前30位,成绩可喜。据悉,贵州黔南为提升河湖生态环境,打造宜居环境,助推乡村振兴,通过“六个聚焦”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全州水环境、水生态质量稳中有升,纳入省考核的31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22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

老桥风采——摄于龙里县三元镇

聚焦机制完善,抓实顶层设计

制定河湖长制办公室工作细则,细化州河湖长制办公室、责任单位、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工作任务和履职方式;修订完善考核办法,将州级责任单位(职能部门)纳入河湖长制考核范围,进一步压实责任;修订完善会议制度,按需调整总河长会议、联席会议,提高会议制度议事成效;实施设州级河长22条河流健康评价工作,“问诊把脉”,为精准施策、科学编制“一河一策”奠定基础,认真分解“一河一策”目标任务,助力河长治河见效。

聚焦制度执行,推动任务落实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会议制度、河长巡河制度、督查考核制度等,查找工作弱项,研究存在问题,安排部署,推进存在问题解决,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州县累计召开总河长会议50次、河长会议75次、联席会议19次;名河长累计巡河6.9万余人次,发现并协调解决河湖问题余个,开展河湖长制工作督导和联合执法检查40余次,查找工作存在问题,督促指导县(市)或乡镇完成个问题整改。严格落实州级“一县一考”“一河一考”“一单位一考”和县级“一镇一考”“一河一考”,并将考核结果移交组织部门,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倒逼各有关单位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清水江剑江河段青云湖治理成效

聚焦污染整治,推进控源截污

建设改造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公里,完成都匀市、福泉市等6个县(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累计建成都匀墨冲、福泉牛场、罗甸七道拐3座垃圾焚烧厂及14座其他垃圾处置设施,推进生活垃圾焚烧能力全覆盖。建成投运乡镇垃圾转运站98个,30户以上自然村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收运机制覆盖率达80%,农村垃圾收运率大大提升。坚持不懈抓农业面源污染,持续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在88.99%;不断强化化肥减量增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93万亩;加大农膜回收利用,农膜回收总量.57吨,全州农膜回收率达85%。

聚焦问题整改,保障河湖安全

制定河湖长制暗访检查工作方案,分六个工作小组每组每月深入县(市)开展暗访巡查,建立暗访巡查台账,充分运用“派工单”压实整改责任单位责任,推进32个突出问题整改;督导县(市)开展河湖“四乱”问题排查,严格抓实河湖“清四乱”,完成个涉河问题整改;采取“县级排查复核整改,州级抽查确认销号”方式排查整治水利部反馈黔南州辖区内疑似妨碍河道行洪个图斑问题排查复核;采取县级自查、州级抽查方式推进2处疑似黑臭水体问题整治等,有效清退了一批河湖问题。

山涧幽溪——罗士朝摄于龙里县摆绒村

聚焦岸线管控,维护河湖生态

全州完成条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批复工作,为涉河项目审批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常态开展“爱家有方·护园有法”清岸清水活动余场(次),清理河道余公里,清理垃圾吨,落实专职河道保洁员聘请名,流经城镇、村寨等重点河段日常保洁得到保障;常态开展非法捕捞、违规占用河道岸线等河湖巡查执法次,立案查处92件,收缴渔具件,持续保持打击破坏河湖生态行为高压态势,维护河湖生态。

聚焦探索创新,补齐工作短板

创新河湖长制工作“派工单”制度,构建问题收集、问题派工、问题督办、整改销号闭环工作体系,以问题清单化、措施精准化、任务工单化,精准施策,逐步升级,逐一销号水生态治理难点问题,精准压实各环节责任,发现问题整改率达%,解决问题整改难的问题。创新推进“农村河湖村民自治管理”,年全州个行政村将农村河湖纳入村规民约,明确村寨房前屋后、河道、湖(塘)等保洁责任,建立村级民生监督员监督和网格员监督双监督制度,执行红黑榜或积分管理等评比和兑换制度,激励群众积极参与河湖管护,农村地区河湖环境逐步实现共同治理、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互监共管共治局面,畅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

原标题:《黔南州|“六个聚焦”推进地表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