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招聘信息线上及时发布;加快企业复工复产,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安排专车专列专机“点对点”护送,确保外出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一项项惠民、便民、利民措施,拓宽了贵州就业路,为精准脱贫打开了一扇窗。
就业稳则人心安。贵州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把稳定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67万人,外出务工人员.3万人。稳就业保民生,贵州正全力以赴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2月22日,龙里县12名外出务工人员经体温检测合格后坐上专车,启程前往浙江义乌就业。
政策频出兜底线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器”。
连日来,贵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就业保障,坚持把稳就业摆在“六稳”之首,多方合力使出一揽子硬招实招,减少疫情对就业的影响。 “准”——各地人社部门提前谋划转移就业工作,动态了解掌握农村劳动力返岗以及在省内就地就业情况,对安置点群众和贫困劳动力就业重点进行调度。通过精准摸排,今年春节期间全省返乡农村劳动力总人数.79万人,从省外回来有万人,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扩”——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贵阳组织12支招工小分队赴望谟、纳雍、紫云等12个贫困县,面向省内外返乡人员、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招工招聘活动;黔南州合理有序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引导和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就近灵活就业,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兜底就业。
“稳”——贵州出台24条“硬核”政策稳企稳岗,抓好企业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减轻企业房租负担、一次性吸纳劳动力就业补贴等政策尽快落地见效,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贵阳修文经济开发区贵州景诚制药有限公司复工复产,生产消毒液。(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程洁 摄)
“保”——因地因人施策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启动线上招聘活动增加有效供给,保障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推动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就业;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吸纳当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
……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从过去的“人找政策、企业找补贴”到现在的“政策找人、补贴找企业”,一项项随“疫”应变的政策和举措,正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更多人重拾就业信心,也为就业形势稳定兜牢底线。
铜仁市组织外出务工人员乘坐专机返岗就业。
就业服务不打烊
“原本以为不知道要在家里面待到什么时候,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去上班,真的特别开心。”这两天,织金县白泥镇倮木村村民郭镇江通过网上远程视频系列招聘会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织金县网上远程视频系列招聘会是贵州战“疫”、就业两不误的一个缩影。从线下到线上,方式变了,目的不变。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稳岗用工服务工作,全省各级就业部门积极拓展线上服务渠道,集中开展互联网招聘,大力推广远程面试,着力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全天候线上服务模式。
求职就业网上直达。省就业局公布省、市及部分县区47个招聘服务平台域名及网址,已收集发布省内外企业岗位.54万个,全力满足疫情期间群众的求职需求。
技能培训网上配送。遵义市开展线上“网络创业培训”,帮助有创业愿望和创业培训需求的群众更好地了解创业培训基础理论知识,;毕节市人社局在 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不能耽误。
省外输出,贵州着力以县为单位加强外出务工人员与劳务输出地机构双向对接,通过“车门对厂门”一站式服务,把外出务工人员安全按时送达工作岗位,既让用人单位放心,又让他们走得顺心。截至2月25日,全省对外输出务工人员.73万人。
福泉市扶贫车间诚大塑业复工复产。
省内供给,围绕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发展、“六网会战”等带来的就业空间和容量提升,做好群众参加重大工业项目、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等衔接服务,带动群众就业61.57万人。
就业一头连着民生冷暖,一头连着脱贫攻坚。
今年我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立下“军令状”凭什么?答案是坚定不移的信念、迎难而上的勇气、上下一心的底气。
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年,贵州誓夺全胜。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覃淋
编辑 韦倩
编审 李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