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龙里县湾滩河镇走马村是一个布依族、苗族聚居的自然村寨,湾滩河贯穿全村,村内风景优美,水源充足。年,湾滩河镇投入余万元用于走马村基础设施提质改造,该村建设面积由原来的0.6平方公里,扩展至1.2平方公里,各类公共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我们村11个寨子,每个寨都通了水泥路,都修建有文化广场,好几个寨子都安装了路灯,特别是孔雀寨。17年修建了污水处理厂以后,全村的污水全部排放到污水处理厂,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走马村支书王心说道。
羊肚菌种植大棚。罗艳摄
??湾滩河镇始终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以打造走马村“村美民富”为目标,因地制宜发展蔬菜瓜果产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不断推进,同时还解决了当地部分农户的就业问题。据走马村支书王心介绍,走马村有蔬菜大棚亩,精品水果采摘园亩,其中八月瓜亩,百香果80亩,西瓜亩,此外还有羊肚菌种植30亩。通过引进这些产业,目前走马村群众就业方便了许多。
??走马村村民王丽菊说:“我们经常在蔬果大棚务工,一天65左右,一个月大概能得左右,还方便我们在家照顾老人,带小孩读书。”
??湾滩河镇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发动群众的工作方法,不断通过群众商议共同决定重大公益事业,群策群力,修建广场长廊,制定寨规民约,树立家风家训,建立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文明实践有成效。罗艳摄
??湾滩河镇走马村村民杨胜永说:“文化广场建立起来了,游客接待中心也建立起来了,文化长廊,果园,蔬菜大棚,瓜果,遍地都是,体育文化这块,体育场都建好了,我们孔雀寨的老人和年轻人都非常的高兴。”
??走马村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开展各具特色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逐渐形成传承民族文化、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风尚的良好氛围。
走马村文化墙。罗艳摄
??“关于我们少数民族的传统,以山歌为主,把我们的花灯改编为酒歌,村歌,我们为了把少数民族的传统发扬出去,我们就推广到北京去,就在北京的舞台上,把我们的民族传统宣扬出去。”湾滩河镇走马村村民罗林香说道。据了解,年,湾滩河镇走马村孔雀寨被省布依协会授予中华布依歌谣生态研究基地称号,年成功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村,年获贵州省布依情歌之乡称号,同年9月获批贵州省文化产业示范村。
?走马村山水环绕。罗艳
??“软硬兼顾”才能“内外兼备”。湾滩河镇始终把发扬文明新风作为走马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把民族文化传承作为乡村和谐发展的内涵,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前提,才有了今天的文明成果。从走马村的建设历程总结经验,干群聚力,勠力同心,是共建村美民富的民族乡村、文明乡村、魅力乡村的重要条件,在接续发展乡村振兴之路上,湾滩河镇将持续巩固提升精神文明建设,让文明之光代代传递。(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袁鹏)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