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院党委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目标,以“五个三”医院战斗堡垒,筑牢人民健康安全线,医院党建工作质量,医院建成患者放心、家属安心、医患关系和谐的“健康之家”。坚持“三个提升”,提升党建工作“成色”锚定目标提升党委“领航力”。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修订《党委会议事决策规则》《“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施细则》等制度,医院章程,切医院治理各个环节;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党委书记专题会议制度,人事、项目等重大事项必须在党委会前充分沟通和酝酿。医院以转型发展为抓手,加强党的建设,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在医院绩效考核“国考”中创佳绩,较上年度进步11名。书记查房制度铸魂塑形提升组织“保障力”。按照“主业相近、作息统一、便于协调”原则,由原来10个党支部优化设置为22个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达到87%,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科室和病房;制定《书记查房制度》,由院党委书记组织党员骨干围绕党建工作、医德医风、业务发展、人才梯队建设等重点工作,对临床、医技等科室进行随机查房,打破科室发展瓶颈。医院“免疫力”。制定党风廉政约谈工作制度,筑牢干部思想防线;将医德医风教育、评比和考核有效结合,以医师节、护士节等节日为活动载体,积极开展党员先锋岗和示范岗,医院干部职工医德医风评价体系和投诉处理机制,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医院公信力。抓实“三项服务”,彰显服务群众“暖色”诊疗服务“高效化”。完善院领导“坐班制”,建成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咨询查询、医患沟通、文书证明、资料审核、便民处方等5个“服务一站式”。开展“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服务在行动”主题活动,推进护理服务“标准化、细节化、热情化、温暖化”;以“百院大战”为契机,推进老院区门急诊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建设省级医域医疗中心,改善医疗就诊环境。利民服务“智慧化”。建成医保诊间审核系统,获得医护人员、患者高度认可;严格落实非现金支付、床旁结算、诊间支付等便民惠民措施,推动床旁结算服务试点病区从4个推广到7个;结合专业技术、业务特色,儿科和急诊科提供“天24小时”全天候门诊服务,其他科室推行“无假日门诊”。健康扶贫“万医下基层”大型义诊活动帮扶服务“常态化”。突出党建引领,健康扶贫常态化。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开展对口帮扶;解决乡镇卫生院改造、中医馆建设近18万元的资金缺口;开展万医下基层、健康扶贫大型义诊巡诊活动,减免贫困群众医疗费和生活费近45万元;年至年,为三个帮扶村各提供60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发展中医药和茶叶种植等产业。落实“三个计划”,打造人才发展“亮色”实行人才“引源计划”。出台《医院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试行)》,实施“”引才计划,面向医学类高校引进专业人才,近年来共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2名,公开招聘22名大专以上学历护理人员,聘用8名备案制管理人员,2名援鄂医疗人员火线入编。人才招聘实行人才“强基计划”。积极参与人才项目推荐申报工作,共遴选20多人参与国家、省、州级人才项目,认真落实“双培养工程”,年按程序发展11名“双高”人员,将24名优秀年轻党员培养为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实行人才“火炼计划”。出台《医院定员定岗管理规定(试行)》等制度,根据干部个人专长、履职经历等,对8名中层干部进行职务交流或改任,20名科级干部进行试用期转正考核,提升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用活“三支队伍”,决战疫情防控“本色”建强党员“突击队”。聚力疫情“阻击战”,医院名党员主动请缨请战到抗疫一线当先锋做表率,组织多名党员干部解决12万余元的贫困村滞销农产品、名党员干部捐助善款13万余元,彰显党员先锋“本色”。青年志愿者驰援湖北出征建强干部“攻坚队”。医院先后调派9名医护人员助阵州级定点救治机构、选派2名护士参加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1名医务人员到贵阳参与机场、高铁站疫情排查工作;院内抽调临床23名医生、37名护士到发热门诊值班,有效构建疫情防控阻击网。同时,吸收抗疫期间表现突出的16名医护人员“火线入党”,为医院党员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建强青年“志愿队”。鼓励行政科室50医院各预检分诊重点关口值守,维持就医就诊秩序,保证患者就诊安全。积极引导名青年志愿者献血ml,用于疫情防控和救助病患人员,保障疫情期间诊疗需求。打造“三张名片”,弘扬中医文化“特色”良师帮带出“名医”。年医院精心承办五级中医名医传承工作启动仪式,20名学员拜师10位省内知名老中医,奠定新时代中医药学人才培养基础。凝心聚力铸“名院”。打造中医传承创新基地,民族医学科成功创建为全州民族医药指导中心和全省民族医药示范基地;近年来,医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荣誉;创建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中医类)、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胸痛中心;出版《水族骨伤医药》《黔南苗医药》《黔南苗医药民间验方集锦》三部民族医药专著,20余个院内制剂获批,切实建成“中医特色突出、中西医结合、综合服务功能强”的全州名院。集中优势强“名科”。打造中医经典病房、中医康复科、民族医学科、针灸科、推拿科等中医优势专科,着力提升中医疗效,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医重点专科技术;UBE脊柱微创术、DAA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等30项技术处于领先地位;民族医学科发展苗医花针、苗药熏洗、苗医敷脐疗法、督灸、火疗、纸火灸等几十种民族特色疗法;研究中医诊疗技术项目89项,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个;拥有2个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省级中医重点学科、9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州级重点专科。下一步,医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指导下,围绕州委“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设,以“提质增效强特色”为目标,突出“高站位坚持党建引领”一个工作重点,打造“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医院文化建设”两个亮点,加强“行业作风及党风廉政建设、疫情防控、医院公益性、提升财务运行管理、保障安全生产”五项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医疗质量能力提升、科研教学提优、“引培强”人才振兴、基础设施建设提质,“两建设、两升级”信息化提质。”六大计划,强劲有力加快因疫情影响而放缓的改革步伐,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来源:医院编辑何广编审王铁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823.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