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天气晴好,平塘县克度镇先进村村民江军红早早上山,采摘百香果。走进果园,亩绿色的果园盖住了整片山头,果藤下面,一个个圆溜溜的紫红色百香果挂满了枝头,江军红难掩笑脸,“国家的扶贫政策太好了,我从一个饭都吃不饱的贫困户,到现在年收入近百万的果农,是我做梦都想不到的。”让江军红从贫困户到年入百万的产业大户,答案就在眼前这片硕果累累的果园。最近几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深入推进,先进村找准了农旅一体化的路子,百香果就是其中之一。年,在堂兄弟江军海的带领和村里的支持下,江军红贷款50万元,种了70余亩百香果,当年收入60多万元。“今年亩估计有多万元。”得益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黔南还有不少像江军红一样的贫困户彻底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绽放了灿烂的笑脸。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让更多群众绽放会心的笑脸,五年来,黔南州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一批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一大批有能力有干劲的干部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合力战贫。在众多脱贫攻坚措施中,“精准”二字是黔南脱贫攻坚的关键词。脱贫攻坚“七个一”就是年黔南州出台的精准措施:开展一轮全面系统筛查、绘制一张农村人口基数底图、组建一批脱贫攻坚专班、组织一场扶贫干部大培训、完善一个保障精准的组织体系、建立一套落实精准的工作机制、收集整理一本完整规范的档案资料机制,围绕“精准”发力,提高脱贫攻坚质量。不仅如此,第二年,黔南州进一步亮出精准打法关键一招——十条“精准打法”。当年,黔南州要求在推进“七个一”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攻坚打法不精准专项治理,结合不少村贫困发生率高、联系实际提出了十条“精准打法”的打赢方案:深化认识,统揽全局;提高站位,担好责任;尽锐出战,力量下沉;完善机制,体系作战;问题导向,整治前行;智志双扶,群众主体;社会帮扶,形成合力;网格管理,到户到人;激励问责,质量为先等十个方面。这些精准打法把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落到了实处,同时,一大批干部从机关走向脱贫攻坚一下,与群众一起合力脱贫攻坚。就这样,五年时间,一批批项目资金流向一线,一群群驻村干部集结前线,一个个农业园区生机勃勃,一座座移民新村拔地而起,一处处美丽乡村闪耀山间……脱贫攻坚黔南战场上,创造了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三”、网格化管理“三下沉五示范”、“校农结合”、“庭院经济”等可圈可点的“黔南经验”,演绎了“麻怀干劲”等可歌可泣的“黔南故事”,塑造了党的十九大代表、“最美奋斗者”邓迎香、“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罗应和、“全国自强模范”王华银、“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黄红缨、“全国三八红旗手”黄和艳等熠熠生辉的“黔南骄傲”人物。五年时间,黔南人不仅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还收获了一片丰收的大地,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来看一组数据:“、、、年农业增加值分别完成.2亿元、.27、.04、.19亿元,年均增长6.5%,增速分别排全省第四(6.5%)、第二(6.8%)、第二(5.9%),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年以来,黔南州调减低效作物.8万亩,实施坝区结构调整个,调整面积74.2万亩(占总面积的99%),坝区亩均产值突破元每年。同时,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初步形成。黔南州农业园区达到92个,覆盖85个镇,农业龙头企业累计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个,培育家庭农场个,规模化蔬菜基地面积56万亩,水果规模化基地面积32万亩,规模生猪千头养殖场65个、万头场12个。获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保供基地18个,全省排名第一。绿色发展取得重要进展。林业生态建设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达到65%。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完成规划目标。全州“贵州名牌产品”农产品32个,绿色食品认定农产品24个,有机农产品认证50个,地理标志产品认证12个,“两品一标”面积.24万亩。都匀毛尖以35.28亿元的品牌价值进入“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农村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村社合一”有力推进,农村的“沉睡资源”逐步激活,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全州打造庭院经济示范村(点)个,个村实现“村社合一”全覆盖。农村“厕所革命”迅速推进,完成户用卫生厕所新建改造15.02万户,普及率达86%,建成村级公厕座。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近三年(、、年)分别为元、元、元,年均增长10.55%,增速分别排全省第六(10.2%)、第五(10%)、第一(11.1%)。全面完成“十三五”时期24.73万人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任务。山川大地唱欢歌,阡陌交通里,也藏着五年里黔南人民的幸福时光。今年的国庆假期,不少省内外游客慕名到位于黔南州平塘县的天空之桥打卡。在当地人心中,这座桥不仅美丽,还是大家快速出行的交通大动脉。这只是黔南州“十三五”交通巨变的缩影。绿博园里,北京展园与绿博塔交相辉映(赵匀川摄)“十三五”以来,黔南州秉承交通先行的发展理念,集全州、全社会之力,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和勇气,奋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多年奋斗,黔南交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量到质的转变,“十三五”期完成投资预计将达到亿元以上,较“十二五”增长%,交通投资规模连续7年稳居全省第1方阵。不仅如此,黔南州铁路运营里程达公里(高铁公里),占全省运营里程的1/5,在全省率先迈入“高铁时代”;先后实现“县县通高速”“乡镇及建制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运”“组组通硬化路”等一系列目标,公路通车总里程增加至近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建成近公里(公里),通车总里程年底将达到1公里以上。五年时间,黔南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先行引领”的华丽转变,初步形成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于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便捷程度已成为全省乃至西部省份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成绩属于过去,黔南干部群众将继续一鼓作气,接续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谱写黔南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梁晓琳编辑高荣华编审张发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608.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