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请不要乱丢垃圾,要把垃圾丢在垃圾桶里……”“叔叔,请不要随意停放车辆,会给交通带来不便的……”
5月15日,在黔南州罗甸县斛兴街道玉都家园社区,一支由小朋友组成的文明先锋督导队,正深入社区中开展文明督导活动,劝阻居民不乱丢垃圾,不随意停车,主动开展垃圾清理工作,用小肩膀担起了玉都家园社区的治理大文明。
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工作,玉都家园社区驻村工作队立足群众所想所盼所急,不断探索形成基层“微治理”的新路径,带动城市基层治理提档升级。
“我们在平时工作走访中,经常听到群众讲述自家孩子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总是玩手机看电视,成绩不好,没有进步。”玉都家园社区驻村第一书记高峰介绍,玉都家园社区是罗甸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社区内不少家长外出务工,孩子们大多跟着爷爷奶奶居住,老人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总是力不从心。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听到群众的反映,社区干部们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切实解决群众在子女教育上面临的难题,高峰通过思考和分析,决定在社区内成立一支由小朋友组成的文明先锋督导队。通过社区面试和综合选择后,目前玉都家园文明先锋督导队已有11名成员。实践队利用周末时间,通过军训、划区域值守、打扫社区卫生、调解小朋友之间矛盾等方式参与到社区“微治理”活动中,既帮助孩子建立起了信心,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学习主动性,又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带动社区治理,建立文明美丽社区,还巧妙地解决了外出务工父母“管不了”孩子的后顾之忧。
为了让小朋友在活动中更有参与感,高峰自掏腰包,在网上购买了小朋友的制服、工作胸牌,办理了积分卡,让文明实践队开展工作更加正式,更能激发小朋友的责任心、拥有更强仪式感。
“我们发现,在小朋友参与到文明活动开展以后,取得的效果十分明显,比起我们大人的劝阻,小朋友的天真烂漫让大人们更容易接受,从而让这些不文明习惯得到及时制止和改善。孩子们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回到家主动学习,帮助家里做家务。”高峰笑着说道。
除此之外,玉都家园社区还通过开展“书香筑梦,童心悦读”读书陪伴活动,“小卫士”争创“大文明”文明劝导活动、节约用水活动、母亲节感恩等系列活动,从娃娃抓起,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推进社区“微治理”提档升级,共同构建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玉都新家园。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怡
编辑杨羽
二审刘诗雅
三审田旻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