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首悠扬的布依山歌
一曲曲激扬的机器狂想曲
一场场生动的家政培训
一片繁忙的景象
这是贵州各地妇联聚焦安置点妇女的就业需求,广泛开展特色培训,为易地扶贫搬迁点妇女搭建群众创业就业“致富桥”,与她们共同创建幸福之家。
今天,黔妹妹带你去贵定县、道真县、江口县、沿河县看看……
贵定县:传承布依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黔南州贵定县妇联、县文旅局联合在盘江镇移民搬迁新村泱然布越社区开展民族歌舞培训。邀请了《布依山歌十八调》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罗兰芬,黔南歌王(布依族民俗专家)陈必芳,新街社区妇联主席(乡村文化骨干)宋微三位文化志愿者,为民族歌舞培训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吸引了50名妇女参与。此活动,通过采取夜校班文化传承理论和歌舞编练的方式进行,为打造盘江旅游业提供有力保障、为妇女居家就业提供新的途径。学员们纷纷表示,要继续努力学习民族歌舞、传承布依文化、丰富精神生活,为致富脱贫贡献巾帼力量。
据悉,此次培训是为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扎实推进省委关于“新市民·追梦桥”工程的工作安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的理论实践。
道真县:就业培训学技术为脱贫致富增添“新动能”
为扎实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推动安置点妇女群众多渠道就业,搭建“致富桥”,促就业,建幸福之家。遵义市道真自治县妇联在易地扶贫搬迁点上坝乡八一社区举办了首期“新市民·追梦桥”工程缝纫工培训。培训内容采用“理论+实操”的形式展开,培训老师就缝纫技术的基本要领,扶贫车间实际操作方式方法,以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地方方言进行一一讲解,让广大妇女姐妹们一听就懂,一看就会,此次培训吸引了65名妇女到场学习。
此次培训旨在让易地移民搬迁群众真正实现了在家学技术,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带动更多贫困孤寡家庭脱贫致富,逐渐从“输血”向“造血”转换,使每个家庭至少学会一门适用技术,至少达到一人以上就业,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江口县:扶贫就业有平台强获得感
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在安置点后续服务工作中彰显“她力量”,铜仁市江口县妇联在梵瑞社区开展家政服务培训活动,努力为搬迁妇女群众搭建“党心连接民心、农民变为市民、贫困走向富裕”的追梦逐梦桥梁,使搬迁妇女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家门口就业。
此次培训主要采取集中授课、现场讨论、实践操作的方式进行,同时为妇女群众讲解了常见疾病与预防常识、当家理财、产业发展、农村政策、创业辅导等知识。让广大妇女姐妹从中提升素质和就业技能,打破了妇女择业传统思想,激发安置点妇女自立自强,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决心和信心,帮助安置点妇女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据悉,此次培训对象为社区18周岁至55周岁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制作家庭餐、家具清洗、衣物的洗涤与存放、照料孕产妇、照料婴幼儿、照料老人、护理病人等方面。近年来,江口县妇联为带动更多妇女行动起来,助力乡村振兴,紧紧依托妇联“黔灵女”家政服务品牌加盟企业江口县水平家政公司,联合残联打造扶贫车间,为安置点妇女特别是残疾妇女就近提供家政培训和就业支持,有效搭建起妇女群众将“指尖技艺”转变成“指尖经济”的创业就业“致富桥”,确保搬迁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沿河县:多举措推动家政培训,共创幸福之家
由商务部主办、贵州省黔灵女家政承办的“百城万村”家政扶贫培训在铜仁市沿河自治县黄板社区举行,此次培训内容涵盖家庭礼仪、家务操持、家常烹饪、母婴护理等方面,活动中,培训老师采取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教学,让每一位学员都能够更深入、更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家政服务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据了解,此次培训有62名妇女参加,并顺利获得结业证书。在下一步工作中,县妇联、县工业和商务局、县就业局等部门还将为学员推荐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帮助群众稳步增收。
贵州省妇联新媒体中心出品
编辑丨龙乙洁
责编丨李文娟
审核丨侯清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