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镇远县?阳镇东城社区笼罩在雾气之下,道路两旁的早餐摊位里,来吃早餐的社区居民络绎不绝。一旁的社区篮球场,出来早锻炼的群众相互打着招呼,不远处吴灿燕从社区家里前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始一天的工作。
“吴书记我想咨询你个事情。”“吴叔,进来说。”
提起吴灿燕,东城社区的居民们都会称赞她“热情耐心,认真负责”。
“小区环境好了,住得更加舒坦。大家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都会去找小吴书记!”社区居民王阿姨口中的“小吴书记”正是吴灿燕,因为年纪小、踏实认真,常常和大家伙待在一起交流做事,一来二去居民们便给她起了这个可爱的称呼。
95后的吴灿燕是东城社区党支部书记,今年27岁的她和父母在年搬迁到了东城社区。在大学学习法律的她毕业后,留在了贵阳成为了一名律师,又因为总是牵挂远在家乡的父母,想多一些陪伴,于是她辞去律师工作回到东城社区,并在年通过社区选举成为了一名年轻的社区党支部书记。
“社区工作和我想的确实很不一样。”在被问到刚当上社区党支部书记的感受,吴灿燕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事、杂事、群众的烦心事......看着不起眼的小事却都是群众在新家的大事,吴灿燕专门用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记录群众的需求,“这个本子不但记录着大家的点点滴滴,也记录着我们东城社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凭着这份责任心和细心,吴灿燕和社区群众打成一片。从积极争取项目,增加群众收入,到走栋入户,了解群众生活情况,她都事无巨细地为大家考虑。
去年东城社区在社区周围开垦了10亩土地,分成块供搬迁群众抽签后种植蔬菜。“我之前在老家都是自己种菜,搬到东城社区后都是去街上买菜,现在我在社区的‘微田园’里能自己种植蔬菜,我非常满足,不仅能锻炼一下身体,种出的蔬菜也足够一家人吃了,再也不用买菜啦,方便得很。”东城社区群众欧先昌高兴地说。
小小一块菜园地让大家如此开心,更加坚定了吴灿燕积极服务社区群众的心。
“我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现在回到这里,我只想把大家服务好,让左邻右舍的乡亲们过上幸福的新生活。”吴灿燕说。
把群众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年纪虽轻,吴灿燕却将“枝叶关情”的初心底色践行在工作中,用年轻人的朝气、勇气,鼓足干劲,书写属于“朝阳”基层工作者们的新篇章。
走进贵州若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龙少林正在一台缝纫机前捣鼓着,“好像卡住线了,等我弄一会。”弯着腰仔细检查查看缝纫机内部,“可以了,你继续工作。”不一会,龙少林忙完这边又去另一边的装袋车间了解打包物品情况。
龙少林是这家位于东城社区帮扶就业车间里的负责人,今年45岁的她在车间工作多年,并在去年升任管理岗,负责车间生产和打包发货。
“我们主要生产体育用品,以球类为主,比如棒球、排球、足球等,主要销往省外和海外。”说起车间情况,龙少林侃侃而谈。这几天车间正在赶制一批即将发货的排球,“我们从大年初四就复工复产了。”
源源不断的订单,让车间生产如火如荼,在龙少林的管理下,生产节奏却是井井有条。“打包好的先放到这边,今天要发车的都放在这个角落。”
搬迁到东城社区之前的龙少林一直在外打工,从事制衣工作,搬迁到新家后,为了照顾孩子,她选择不再远行并想在家周围找一份工作,“当时在车间就在社区招工,我就来了。”工作时间灵活,上班方便,新的就业环境龙少林适应得很快,手脚麻利和性格爽朗的她在去年升为车间管理者,操持着车间的生产事务。
“大家遇到不会的、不懂的都要问问她,她也很热心地为大家解决。”谈起龙少林,正在装袋的搬迁群众夏娇说,来到车间工作一年多,负责打包工作的她平均工资在元左右,“在这里大家互帮互助,各司其职,又都是左邻右舍,相处非常愉快。”
凭着不服输、认真的劲头,龙少林既是车间的“技术担当”,也是车间的带头人,在车间和搬迁就业妇女间发挥“桥梁”作用。对于如今的生活,龙少林打心底里开心:“能照顾孩子,事业上也有所作为,日子红红火火咧!”
走出山乡,步入新生活。“搬出来”需要用心用情,“稳得住”需要用心用力。依靠勤劳的双手,越来越多的搬迁妇女积极释放内生动力,不断提升生产发展能力,创业、就业,依靠双手,在逐步致富的路上越走越宽。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编辑|陈洋钰
责编|向禹徐韵涵
审核|侯清华高晓鲁
往期回顾:贵州省妇联:用心用情实干担当奋力推动新时代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省妇联赴黔南州调研事关妇女儿童!贵州出台实施意见本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9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