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党委决定派你到平亭村去,那里是全镇脱贫攻坚工作的一块硬骨头,你是扶贫站干出来的,组织相信你。”年3月,单位主要领导找我谈话,决定派我到黔南州罗甸县红水河镇平亭村主持开展脱贫攻坚驻村工作,我欣然答应,这对我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那时候,平亭村是红水河镇人口最多、地理位置最偏远的深度贫困村,全村人口共户人,年以来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年底,贫困发生率达到29.34%,是典型的边远深度贫困地区。面对这样的“家底”,说实话,我有巨大的压力。出发前和几个“老战友”进行讨教,得到的答案就是扶贫工作,就是干。何大信(左二)上门听取群众反馈意见“何队长,我们这个自然寨到现在都还没有通硬化路,生产生活十分不便。”“何队长,我们串户路什么时候开始搞呀,雨季马上到了,再晚就来不及了。”到村开展工作后,这是群众遇到我后问得最多的问题。“要致富,先修路”这个千古不变的道理,如今也是我进村后急需去解决的困难。  通过多方协调,村里唯一没有硬化的母羊组老寨主干道得到了县交通局批准实施。10月份,我们完成了余米主干道硬化工程。为了进一步攻克修路困难,搭上全县人居环境“五位一体”综合整治项目这趟“班车”,我多次组织驻村工作队到各组调查测量需要实施串户路的情况,摸清底数,另外,我还制定了《平亭村人居环境“五位一体”综合整治项目方案》,为项目实施打下基础。到年底,我们完成实施串户路硬化条,总长度.63m,总面积.05㎡,建成了13个垃圾焚烧炉。在项目实施过程,看到群众自发忙前忙后,有说有笑的样子,我也欣慰地笑了。至此,全村家家户户通上硬化路的目标基本完成,村里的环境卫生、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群众出门拖泥带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功能完善的平亭村卫生室同时,我们在公共设施建设上也加快了建设步伐。我们完成了5个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安装了盏太阳能路灯、完成了村卫生室和村级办公场所建设,建成了㎡平亭村农贸市场,逢年过节群众可以在家门口出售农产品或购买生活用品,让农产品出得去也进得来。“何队长,以前是我不懂政策,没有你耐心给我做工作,我家现在也住不了这么好的房子。”这是今年完成危房改造的农户发给我的一条信息。这户是村里一直想解决的危房改造户,但由于他家不愿搬离老宅,所以久久没有实施。  今年5月,在我们多次协调沟通下,农户终于同意搬出老宅,项目得以实施。我看到这条信息第一反应是想哭,同时也感到欣慰。驻村工作虽然艰苦,但当你的付出得到群众的认可时,一切都已经释然了。何大信(左)上门动员贫困群众搬迁,认真记录群众提出意见建议为了彻底解决住房问题,我先后组织驻村队员开展了3轮住房安全大排查,建立了问题台账。年来,我们完成了67户老旧房门窗透风漏雨整治,40户房屋楼面补漏,对19户贫困群众的老旧危厨房进行整治,对4户农户进行危房改造,全村群众的住房问题已得到全部解决。“所有驻村工作队员必须在正月初三到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这是今年年初我和驻村的战友们接到紧急通知。这场突如其来疫情防疫战,打乱了我们所有的工作计划,我立即组织全体驻村队员和村里的党员代表投入防疫战。我们在进出村的两个路口设置了防疫卡点,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白天组织队员进村入户用小喇叭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连续的宣传播放“牺牲”了5个小喇叭,所有队员连续三个月没有回家。何大信在村级夜校为贫困群众讲解国家扶贫政策那时候真的很苦、很累,但我和我的战友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我们用必胜的信念守护了这里余名百姓。这是我毕生最难忘的人生经历。如今,全国、全世界疫情还未停止,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有我的战友,全国各个角落都有像我们一样的战友,我相信,疫情终将被战胜,那时候,我们再约上三五个战友一起感受春暖花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年,注定是我毕生难忘的一年。今年,平亭村全部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我们没有落下一户一名群众,平亭村摘掉了贫困标签。今年,我见证全省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县撕掉贫困县标签的伟大历史时刻,我庆幸自己能够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的战士参与其中,这将是我一生的骄傲。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愿意奔赴这扶贫战场,纵然满是艰辛,我亦无怨无悔。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梁晓琳编辑何涛见习编辑周睿编审王璐瑶王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