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蝉知声如约而至,又是暑假好时光。在黔南州,“四点半”学校迎热而上,持续发挥为易地搬迁子女的助学增知增能作用。为保障易地搬迁群众子女放假不放学、离校不离课,学劲不减。黔南州易地扶贫移民社区进行了“四点半”学校开课总动员,易搬群众热情支持参与。截至7月22日,黔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大中型安置点30个“四点半”学校全部继续开课,并且将开课时间由原来的下午16:30到18:00变调整为全天,将“四点半”学校变成常规校园。同时,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挖掘儿童的灵动天性,充分发挥“四点半”学校的助学增知作用,黔南州扩大青年志愿者的参与规模,广泛邀请或聘请专业音乐老师、舞蹈老师、传统工艺传承者、特长大学生、老党员、越战老兵、成功人士等到“四点半”学校授课。“我们各县(市)正在积极探索“四点半”学校老师的就业、创业、职称评比等的奖励政策措施。截止7月22日,已组建教师队伍多人。”黔南州生态移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常“四点半”学校以作业辅导为主,但是,为了精心打造“温馨小课堂、希望小课堂、感恩小课堂”,黔南州组织舞蹈老师、音乐教师、特长大学生、传统工艺传承者定期到学校授课,让安置点儿童的暑假生活更加丰富。安置点还安排老党员、越战老兵、成功人士经常到“四点半”学校讲述自己的艰辛历程,激励儿童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计划组织一次回家看看活动——组织青少年到迁出点体验生活,通过新旧生活状况对比,进一步筑牢感恩之心,激化内生动力,不卑不亢、不骄不躁。通讯员杨武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刘悦编辑唐怒娇吴传娟编审刘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