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享有“世界绿宝石”之美誉,是长江、珠江“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也是“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之地。自年成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以来,黔南州把创建水生态文明工作作为推动黔南州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在全省发布流域性保护条例《剑江河流域保护条例》,从立法层面明确黔南州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生态文明理念的态度。又相继出台了《樟江流域保护条例》和《涟江流域保护条例》,为黔南州重要河流水生态保护开启护航模式。同时全面推进河(湖)长工作制,将河湖健康落实责任,还完成了《黔南州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黔南州水资源保护规划》《黔南州节水型社会建设总体规划》等7项规划,为今后一个时期黔南州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了可资利用的依据。   强化基础保障。黔南州突破解决工程性缺水和水利基础设施不足等难题,“十三五”期间完成71座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福泉凤山大型水库工程开工建设,实现黔南州大型水库建设零的突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处惠及人口.68万人,实现了饮水安全全覆盖。   在提升河流水环境方面,都匀三江堰生态修复工程、龙里贯城河生态补水等一批河湖水系连通项目被陆续实施建设,不断修复区域受损水体。还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完成个重要取水户取水计量设施安装、11处行政边界河流流量监测、3个县城重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站建设以及水资源调度会商室、水资源监控中心等建设,有效提高全州水资源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水平。   黔南州还深入推动水务一体化改革,进一步理顺防洪排涝、水源保护、供水排水、节约用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方面的职能划转,“多龙治水”逐步向“一龙治水”格局转变。在州、县两级建立了水利投融资平台,大力推广PPP模式。推行“定额供水、计量收费、超额加价、协会管理”的农业水价改革模式,较好地保障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创新出台“派工单”制度,以问题清单化、措施精准化、任务工单化,逐一解决水生态治理难点痛点问题。都匀三江堰水生态公园。(邓仁勇/摄)“一收二清三治”,是黔南州的具体做法。“一收”,黔南州累计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座,处理能力达42.5万吨/天,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公里,实现建制镇以上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5.52%,不让污水入河。“二清”,发挥河(湖)长制优势,常态化开展“清四乱”行动,清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行为。三治”,围绕以都匀剑江河、惠水涟江等城镇水系为重点,建成三江堰水生态公园、南沙洲绿地公园、雨花湖湿地公园、杉木湖中央公园、“两河汇”“东湖”水生态治理工程和杨柳街“小黄河”等综合治理项目,有效推进了区域水生态保护与治理。   同时推出“绿色黔南”六项行动计划,大力实施绿色水域护佑工程,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水源涵养林培育以及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提升河段沿岸的绿化、美化水平。   黔南州还抓住内在核心,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形式,传播水文化,加强节水、爱水、护水、亲水等方面的水文化教育,连续举办六届水生态文明·黔南论坛,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目前,黔南州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水文化全面提升,用水效率进一步提高,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与修复,地表水水质达标率%,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谭飞编辑冉阿建编审王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