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是关键。年,黔南出台脱贫攻坚十条“精准打法”,瞄准深化认识、提高站位、尽锐出战、动态摸排、完善机制、问题导向、智志双扶、社会帮扶、网格管理、激励问责十个方面,确保脱贫攻坚精准精准再精准,工作细致细致再细致,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黔南州委副书记、州委政法委书记罗桂荣(右二)在惠水县了解花卉产业发展情况。(周泽森 摄)开沟、盖膜、挖穴、放苗……4月9日,龙里县冠山街道三合社区鸟田组的田间地头里一派繁忙景象。“以前我家茶叶才两三亩,今年政策好,茶苗由村里提供,种下验收合格后一亩地还有元的补助,趁着这个机会我新种了十几亩。”鸟田组村民杨孝禄边埋着茶苗边对记者说。鸟田组种植茶叶历史久远,但是到去年为止总共才有80多亩,规模太小无法形成优势。为解决这一困境,冠山街道重点抓好年长效产业先建后补项目,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对茶叶种植的农户按标准进行补助,调动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今年以来,鸟田组已发展村民新增种植茶叶共多亩。除发展先建后补的激励性项目,冠山街道还通过技能培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离鸟田组十几公里外冠山街道大新村的龙里县翔翔生态养殖场内,散养的30多只鸡在依山而建的农场里悠闲散步。年,在外务工的大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跃恩回到家乡,成立了龙里县翔翔生态养殖场。“放养的鸡嘴壳和指甲都比较短,3个月后出栏是最好的……”没有规模化养殖经验的杨跃恩,通过买书学习和平时的养殖经验积累了养殖技术。养得好,还需卖得出。养殖场成立后,龙里县畜牧局与冠山街道就业服务中心主动找到杨跃恩,动员他参加养殖技术培训和观摩学习。“以前有人来买鸡都是他们自己选,经过培训之后,我开始观察不同顾客群体的需求,为他们做相应的推荐,提高了成交的机率。”经过“技术靠自学、销售靠培训”的方式,杨跃恩的养殖场逐渐形成规模化,年共养殖余只鸡,销售收入达8万元。图为龙里县农工系统种植志愿服务小分队农技人员在给群众讲解芍药种植技术(龙里县融媒体中心供图)近年来,龙里县牢牢抓住技术服务这一关键环节,不断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从思想上拔穷根。年以来,全县共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培训次,培训农户余人次。龙里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颜家强表示,龙里围绕“十条精准打法”,因地制宜探索总结出“四建四进”的易地扶贫搬迁社会治理新样板、“四机制”严防脱贫人口返贫等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更精准更有效。“智志双扶”把群众作为主体,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精准打法。而网格化管理则以网格员为主体,让每个网格员工作起来得心应手,通过持续的再梳理、再调整,让网格化管理更科学、更合理、更高效。“跟以前垃圾满地道路泥泞相比,现在的村子白墙、绿景、石板路、地干净,这些变化多亏了先进村的网格长、第一书记和包村领导给我们带来的好政策和资源。”平塘县克度镇先进村拉扯组村民蒙秀高说。年6月,克度镇推行“5+N”驻村网格模式,以网格长、包村领导、第一书记、村支书和主任5个人为主导,每个村有多个网格员负责各个网格组的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先进村驻村网格集团找企业拉赞助,争取到水泥、沙子、石板等资源,以拉扯组人居环境整治为示范点,带动其他寨子。”先进村网格长冉林告诉记者,路修通,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的幸福感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在克度镇同兴村,根据“5+N”驻村网格模式,5个区域网格由31个村民组组成,每个区域网格下设几个小网格组,并选出区域网格长和小组网格长,区域网格长负责统筹、协调、督促各小网格组网格员的工作。“我们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一个区域网格长遇到难题时,村网格长协调其余的4个人进行协作攻克。”同兴村网格长石仕恒说,“5+N”驻村网格模式是脱贫攻坚攻城拔寨、啃硬骨头的利器。年以来,黔南上下紧紧围绕州委十条“精准打法”,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精准扶贫新路径,在精准政策上出实招、精准推进上下实功、精准落实上见实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李兰松编辑江婷婷编审岳 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912.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