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州始终把民族工作作为引领和推动发展、解决发展问题的重要抓手,有力促进全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三强”突出规划引领。强顶层设计。强化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突出顶层设计到位,基层落地有声,相继出台《关于建设黔南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黔南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活动实施方案》指导性文件;强考核统筹。制定共创共建、激励表彰、督查考评等系列制度,形成衔接紧密、延伸到底、全面覆盖的统筹协调体系,推动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立起覆盖各县(市)及20余个部门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考核体系;强示范引领。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的培育、选树和表彰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载体,掀起创示范、学模范、争先进,彰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魅力,涌现了一批创建先进典型。截至目前,黔南州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模范集体7个、模范个人6人;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模范集体27个、模范个人36人。黔南州成功打造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1个,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三促”抓实共同发展。一是促发展抓基础完善。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为引领为抓手,坚持团结就是最大的发展,发展就是最好的团结,实现综合实力赶超跨越迈上新台阶,黔南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经济总量从全省第五提升到第四。全州公路总里程近3万公里;高速公路突破公里,路网密度全省第一。二是促团结抓群众服务。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抓手,将民族工作“触角”延伸到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打造各具特色的示范性互嵌式移民社区,持续开展帮搬迁、帮融入、帮就业、帮解困的“四帮”服务,加快少数民族搬迁群众真正融入社区生活的步伐,构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的“五共”良好氛围。三是促和谐树文明新风。通过加强联络联系,了解搬迁少数民族群众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文化差异,积极开展走亲戚、交朋友、“打伙计”等活动,引导群众学习文明新风、文明用语、卫生常识和党的民族政策和支农惠农政策,编印成《少数民族服务手册》发放给搬迁群众,共建富裕、团结、和谐美丽乡村。

“三建”巩固创建成果。一是建平台促民族工作智能化。精心谋划催生云平台建设落地生根。依托智慧黔南大数据资源禀赋,投入万元探索开展“互联网+民族团结”云平台建设,强化流程监管,严格平台建设规范实施,实现智能化民族工作管理、服务和大数据采集,在全国率先开展“互联网+”民族工作示范试点,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体制和机制,进一步提升黔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二是建品牌促文化繁荣发展。以布依族“六月六”、苗族“四月八”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为载体,举办民族服饰创意设计大赛和黔南民族民间芦笙乐舞大赛,扶持指导各县(市)开展少数民族节庆活动,逐步夯实“州有品牌、县有活动”的民族节庆格局,打造大型民族歌舞《黔南沃土好花红》、布依族歌舞剧《刺梨花红》、水族歌舞剧《水家人》、舞剧《木楼古歌》、音舞诗画《你的眼晴能看多远》等精品剧目参加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年中央民族歌舞团将《木楼古歌》遴选晋京展演,年《你的眼晴能看多远》获得贵州省第七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三是建队伍促民族工作能力提升。选优配强民族工作干部队伍,以民族工作干部教育培训、实践锻炼、选拔使用、日常管理为抓手,建设新时期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到年底止,黔南州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共计人,平均年龄在41岁,中共党员有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有7人、大学本科学历有人、大专学历有41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