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淅淅,芳草的鲜香夹杂着阵阵牛哞,让人一瞬忘却了尘世的喧闹和浮华。

鲜草曳曳,连绵的绿茵点缀着点点黑白黄,一动一静,忽而被几声方言打断。

——“这边还可以再种点草”

——“你家叔叔也可以喊来,一天八九十,多好啊”......

初冬,记者走进位于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上司镇的南方乳业牧场,这是坐落在贵州这片高原上的一个高山牧场,也是整个西南地区唯一一个“新西兰式自由散养牧场”。在没有平原的贵州,这亩绿茵,似一幅凝重的画,如一首深邃的诗,正展开一个个清新的故事。

高山牧场:制度新百姓兴产业兴

11月,牧场正是忙着种草的时候。每年的8-12月,牧场都会在当地雇不少群众帮忙种草。牧场负责人王陆筑告诉记者,“招收对象主要以留守老人为主,每天工资80—元不等。”据悉,牧场现有正式职工42人,当地员工就有31人。五十多岁的贫困户岑显祥,一只手肌肉萎缩丧失了劳动力,牧场将其雇为门卫,平时除了门卫的工资所得,他还会在门口帮忙销售牛奶,每月能有元左右的收入。

此外,牧场以“公司+合作社+群众”的模式发展奶牛饲料种植,通过收购青贮玉米增加群众收入,“今年收购了多吨青贮玉米,按每吨元的价格收购,今年支付了青贮玉米款多万元。”王陆筑介绍道。

高山牧场:奶牛好牛奶好产业好

走进牧场,绿油油得像一幅画,牛群静静的啃食青草,自由自在,悠哉乐哉。王陆筑告诉记者,“牧场饲养了来自澳大利亚的娟珊奶牛和荷斯坦奶牛,晒足日光浴,吃足鲜香草,产出高质奶一直是牧场的追求。此外,牧场还以‘公司+大户’的模式订单收购鲜奶,公司与养殖户签订收购原料奶协议并提供24小时全天候技术帮助和服务。截至目前已发展养殖户18户,共养殖奶牛头。”

高山牧场:想法旺思路旺产业旺

今年以来,牧场不断规划发展牧旅一体化建设项目,据王陆筑介绍,康养项目、露营、奶牛养殖科普馆、山地CS、滑牧场等项目都已在规划之中。“预计今年年底动工,希望能通过开展牧旅一体化、消费者体验及培训项目建设,不断提升产业辐射带动能力。”

远处牛群还在大快朵颐,牧场里的人群渐渐散去,这绿油油之中的星星点点,犹如落入凡间的宝玉,镶嵌在森林与牧场之间的高山,带着当地百姓的希望,越发闪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鲁媛

编辑刘娟利何涛

编审田旻佳杨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