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从年到年,5年的时间在黔南留下了什么?来看一组数据: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5.09万人,10个贫困县全部退出,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解决历史性贫困问题;地区生产总值从年的.91亿元预计到年的亿元,年均增长9.65%,人均GDP达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4年保持在亿元以上。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5.8%;五年的时间,黔南州大步发展,数字的变化是最有力的证明。今日起,我们开设专栏,用一组组变化的数字,讲述背后黔南变化的暖心故事。12月9日,时值大葱收获季,平塘县牙舟镇卡罗村迎来大葱丰收,务工群众们红着脸,喘着热气忙活着拔葱、捆葱。“这个大葱长得好,干起活来心情好,老板大葱卖得好,我们工钱少不了。”牙舟镇卡罗村村民曾云笑着对记者说道。据贵州利茂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王佐介绍,此次将有7到8吨价值近3万元的大葱运到昆明,之后采摘的大葱还将走进成都、毕节、遵义等地。在距离平塘不远的福泉市,贵州磷化集团瓮福新型建材园区里,在机器轰鸣的厂房里,来自磷石膏渣场的磷石膏浆经过经过净化、高温煅烧、改性处理之后,变成了磷石膏新型建材最关键的原料——α高强石膏粉、β建筑石膏粉及高温石膏粉,开始了绿色环保的“变身之旅”。在希望的田野上,群众笑着收获致富的希望;在机器轰鸣的工厂里,工人加足马力生产,黔南大地处处生机勃勃。过去五年,是黔南调优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五年。五年来,黔南州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牢牢把握“八要素”,加快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探索形成农村产业革命“精准打法七条”,粮食产量总体稳定在万吨左右,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刺梨等12个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茶叶年产量达4.76万吨、年产值达76.7亿元,都匀毛尖茶品牌价值达35.28亿元。全州“两品一标”认定面积达.5万亩,21个生产基地获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认证。农业总产值预计达亿元,年均增长7.8%。深入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和集聚集约发展,实施十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做强做优现代化工、新型建材、生态特色食品等六大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亿元。深入推进“千企改造”工程,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完成新增改造企业户,涉及项目个,完成投资亿元。大数据产业产值预计突破亿元,增速达30%以上。积极打造区域综合旅游目的地,深入实施旅游业“九大工程”,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文旅体融合发展、厕所革命等取得突破性进展,旅游业实现提质增效,旅游业发展指数位居全省前列。服务业快速发展,商贸流通业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商业业态层次稳步提高,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全州限上批零住餐市场主体达余户,居全省第1位,商贸服务业增加值预计达亿元。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梁晓琳顾彦君编辑高荣华编审张发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