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6月8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推出《走进县城看发展》特别节目,探寻不同县城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总结可供借鉴、值得推广的经验做法,展现富有底蕴、记住乡愁的人文风貌。
6月15日,节目组介绍了贵州省龙里县。龙里位于贵州省中部,隶属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土地总面积平方公里,森林资源面积.29万亩,林地面积78.41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63.41%。作为“入黔咽喉”、四会五达之地,龙里距贵阳市中心28公里,居住有汉族、布依族、苗族等20余个民族。党的十八大以来,龙里积极推动与省会贵阳的交通互联,依靠区位和交通优势深度融入省会城市发展。
近年来,龙里以“打造黔南区域经济开放合作样板区,建成贵阳副中心城市”为定位,着重推动产业共融、以城聚产、以产兴城。年,龙里县生产总值为.69亿元,同比增长12.4%,两年平均增长9.8%,经济总量跃居黔南州第一位,并连续两年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城镇化方面,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龙里县常住人口23.6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万元,城乡收入比高达2.68。
////
01依托交通优势,打造山区“物流港”
作为西南地区最大型的快递中转枢纽,龙里县集散了贵州90%以上的物流量,日处理量达到万条。地处黔南山区的龙里之所以能成为大型“物流港”,在于其巨大的交通优势。龙里县毗邻省会贵阳,素有省城“东大门”之称,境内湘黔、黔桂、贵广、沪昆4条铁路(高铁)通三湘下两广;国道,厦蓉、贵新高速横贯东西,贵龙大道、龙溪大道、龙水路等快速通道与贵阳互通,与贵阳立体交通网形成交汇。到“十四五”期末,龙里和贵阳之间将至少有14条快速通道进行连接,支撑龙里成为快递物流企业的“桥头堡”。
“交通通则百业兴”,年来,龙里超前谋划布局,积极向上争取,构建与城镇、产业相适应的交通格局,打通了区域发展的毛细血管,吸引大批产业集群落户龙里,跑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度”。
02以产业带动就业,扎实推进易地搬迁
近5年,龙里县有多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走出大山、住进县城。为了给这些群众提供充足的、合适的就业岗位,龙里县积极推进苗绣手工等传统产业的创新转型,以产业带动就业,使易地搬迁群众的生活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改变。
在龙里县最大的搬迁安置点奋进社区,一个汇集了百余家规上企业、规模全省第二的产业园正在篷勃发展。以母婴产业为例,该园区预计引入企业6家,配套企业年产值将达35亿元,将形成中国第4个百亿级婴童产业聚集群,产业落地后将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吸纳当地用工、实现就业扶贫。
03野生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谷脚镇观音村临近贵阳市,森林覆盖率达到85%,但由于缺少支柱产业,全村有近三分之一人口外出务工。近年来,观音村积极谋划融入贵阳城市经济圈,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和野生菌资源,打造食用菌交易市场和特色农家乐,成为龙里县和贵阳人周末休闲游的热门选择,有多户村民依托野生菌产业获益。
为进一步提升野生菌产业的综合价值,观音村成立了七支共计余人的志愿服务队,对野生菌的采摘流出严格质量把关,使顾客不再担心食材安全问题,因此越来越多人慕名前来这里采购食用菌。在村民们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元、逐步走上致富之路的同时,观音村的乡村风貌、村民精神面貌大大提升。
04专家点评总结:
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中国发展改革报社副社长杨禹对龙里县近十年的发展做出了点评总结:龙里和贵阳的“同城化”发展,是龙里得以通过区位交通优势培育产业集群的内核。“奔跑的龙里”正跑向与贵阳的同城化,给全国县城的发展带来了三点重要启示:
第一,县城或县域在谋划发展时要跳出“一亩三分地”的惯性思维,在更广阔的空间里,以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推动发展。
第二,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时候,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如龙里就充分发挥了自己毗邻贵阳的区位优势。传统观点认为邻近大城市的中小城市会受大城市“虹吸效应”的负面影响,但龙里的实践证实,要想克服这种“虹吸效应”,就要主动、积极、全面地融入周边大城市的发展框架当中。
第三,大城市也要“敞开怀抱”,在城市群、都市圈等空间单元的建设中,积极和周边中小城市建立联系。
最后,龙里的实践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创造、协调发展,为全国的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启示。
往期回顾
县城视界|走进县城看发展:福建晋江
县城视界|走进县城看发展:浙江云和
县城视界|走进县城看发展:安徽庐江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观看完整节目视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