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国家,让我晚年住上新房子,生活更加无忧了,对未来充满新期望。每天晚饭后,我都去小区和大家学习跳铜鼓舞,这样的生活是以前都不敢想的。”这是12月10日,三都县雪花湖移民搬迁安置点67岁的石奶奶在聆听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蒋耘在雪花湖绣娘之家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后发出的感慨。
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黔南州妇联按照“各领优势、各尽其责、融合资源、搭桥建家”的工作思路,发挥妇联组织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指导服务、示范引领、规范统筹作用,积极为安置点群众搭“五桥”、建“五家”,因地制宜做好移民搬迁后续服务,不断提升安置点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让搬迁群众加快融入“新生活”,成为“新市民”。
夯实基础,组织领导,工作有举措。黔南州妇联成立由主席任组长,分管副主席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副县级领导为副组长,十二县(市)妇联主席及州妇联中层干部为成员的“新市民·追梦桥”工作领导小组。出台《黔南州妇联贯彻落实黔南州工青妇组织实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工作方案工作措施》,组建工作专班,全面启动“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指导各县(市)妇联在安置点建立健全妇联组织,建设妇女之家、妇女儿童维权联络服务站。实现基层妇联组织全覆盖,做到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联组织。截止目前,各县(市)共有巾帼志愿者服务队74个,巾帼宣讲团40个,巾帼调解服务队82个,通过网络化管理,打通为安置点广大妇女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整合资源,统筹调度,工作见成效。黔南州妇联将“新市民·追梦桥”工作纳入妇联重点工作,在全州12个县(市)实现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推进“三统一”目标。借助广州对口帮扶项目资金万元,开展妇女培训以及易地移民搬迁安置区妇女和家庭关爱教育。争取省妇联、州财政等各类经费80万元用于安置区妇联工作经费以及开展妇女之家、儿童示范之家创建。联动开展“快乐星期六”巾帼志愿服务,眼健康公益讲座和义诊等活动。
聚焦中心,工作创新,工作显亮点。黔南州妇联系统实施“1+1+3+5+N”行动,为搬迁群众搭“五桥”建“五家”,让安置点群众加快融入“新生活”,成为“新市民”。
搭感恩桥,建奋进家。通过巾帼大宣讲、技能培训、“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多形式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方针政策和爱国主义精神,引导搬迁妇女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目前,全州各安置点开展宣讲宣传活动场次,覆盖人。
搭致富桥,建幸福家。搬迁妇女能脱贫,创业、就业是关键。长期以来,黔南州妇联以“巾帼家政脱贫行动”和“锦绣计划·巧手脱贫”为抓手,引导搬迁妇女在脱贫攻坚和同步全面小康中贡献巾帼力量。各县(市)牵头组织开展手工技能培训30期,家政培训66期。已建成家政服务中心21个,巾帼手工坊32个,便于安置区群众就近就业。与广州市妇联联合举办“花开妇贵”直播带货专场活动,吸引了万人次观看;积极配合开展各类招聘活动,为名搬迁妇女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及岗位介绍;引导安置点93名群众自主创业。
技能培训
搭连心桥,建温暖家。开展节日慰问,关爱妇女儿童。以春节、三八节、六一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节日为契机,开展关心关爱、圆梦微心愿活动,共帮助名妇女儿童;对61名困难家庭学生的学业进行资助和跟踪服务,累计11.43万元。开展健康助力,提升健康水平。联合卫健等部门开展开展健康知识宣传、爱心义诊、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及动员宣传、健康大讲堂、心理咨询场,覆盖9名群众。
搭平安桥、建和谐家。通过开展法制宣传,利用“三下乡”“三八维权周”“5.15”“6.26“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各类活动共场;依托“妇女之家”成立“妇女议事会”,引导妇女积极参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保障妇女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动员安置点群众积极参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做好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同州委政法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的通知》,有效化解婚姻家庭纠纷。各县(市)组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场,覆盖个家庭。黔南州妇联在安置点牵头组织开展22场“幸福家”家庭教育“七进”大讲堂走进移民安置点活动,11场巾帼调解员培训。
搭融合桥,建文明家。据了解,目前,黔南州妇联累计开展“书香黔南”“小桔灯”亲子阅读活动场,覆盖人;在元旦、春节、“三八”国际妇女节等传统节日和民族节日期间开展文体活动场;巾帼宣讲团宣讲场,引导安置点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开展“快乐星期六”72个班次,共计余名儿童参加学习。开展最美妈妈、最美家庭、好媳妇等各类评选表彰活动,共评选各类先进典型人(户)。
黔南州妇联主席向其红表示,黔南州妇联将进一步增强思想意识,强化组织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宣传报道,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路径、新模式,持续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
来源丨黔南州妇联
编辑丨龙乙洁
责编丨李文娟
审核丨侯清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