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凉,向文有添上了厚衣服,拿着水桶,往距离社区几百米外的微田园里“走”去。 今年43岁的向文有是玉屏自治县平溪街道康华社区的移民搬迁群众。搬来社区两年,向文有当上了楼栋长,管理着社区微田园,生活过得很充实。 向文有的老家,在距离县城10多公里的朱家场镇茅坡村,年少时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一条手臂和双腿,这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成年结婚后的他不止一次想走出大山,但因为残疾,只能在家里务农,而这让他成了种植蔬菜的能手。因为要照顾向文有的生活起居,他的媳妇不能离家外出打工,随着3个孩子的出生和长大,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紧巴巴。 时间来到了年,这是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进入的第2年,向文有的村子来了一些他不太眼熟的干部,“那是县里来做易地扶贫搬迁的。”邻居悄声在向文有耳边说道。 搬迁?搬到哪里?家里的房子怎么处理?家里的地还种不种?一连串的问题在向文有中闪过,他急忙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媳妇和孩子们。 搬迁是大事,向文有一家拿不定主意。和他一样拿不定主意的还有村里的大多数人。 顾虑重重、故土难舍。谁不知道住上楼房的好,但是对于祖祖辈辈就生活在村子里的人来说,离开真的不容易。
一、六个坚持要让百姓搬得安心 长顺县白云山镇白云社区,63岁的王文华正开着他的小车在社区里“转悠”,自从两年前当上社区环卫工人,他和他的环卫小车就成为“亲密的伙伴”。 从农民到工人,身份的转变只因为年王文华一家六口人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老家搬到了县城旁的白云社区。离开土地,搬进楼房,王文华一家下了很大决心。 距离白云山镇7公里的改尧社区外坝组就是王文华的老家,木质结构的老房子已经住了几十年。每逢下雨,家里漏水是家常便饭,让家人“不得安宁”。 当时还在白云山镇扶贫工作站工作的刘小林来到改尧社区收集登记易地扶贫搬迁资料时,王文华一家报了名。 “我们有句老话叫做‘老瓜煮稀饭,一个比一个烂’。”王文华说,在他看来,老家的生活环境带给他们的只有“闲”,在家里种些玉米土豆解决温饱,要想住新房过上好日子,想都不敢想。 “当时他们家的主要收入就靠家里的4亩地种粮食庄稼,儿子王彪和媳妇也在家照顾小孩,家里条件十分艰苦。”刘小林说。当时为了送女儿去镇上上学,王彪每天早上5点就要出发,打着手电筒,走两个小时,才能将女儿送到学校。 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娃娃的教育问题都困扰着他们一家。但是当真正有机会解决这些问题时,他们却又顾虑重重。 搬离老家了是否还有地种,生活来源怎么解决到新的地方会不会被人瞧不起......困扰他们一家的问题,也是政策下贵州万搬迁群众考虑的。 怎样解决钱从哪里来、搬到哪里去、搬后怎么办等问题?为此,贵州以“六个坚持”贯穿始终,走出了一条易地搬迁扶贫的新路。 坚持省级统贷统还;坚持让贫困户不因搬迁而负债;坚持贫困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从资金、安置方式、安置地点、保障制度得建立,贵州通过“六个坚持”让万群众搬迁得有信心有底气。 顾虑打消了,王文华一家在新家开启了新生活,老家的4亩地已经流转到合作社,按照每亩元的价格,年底在土地分红上保底收入有元,加上每个月自己元工资和老伴公益性岗位收入的元,王文华一家通过搬迁让自己脱了贫,儿子王彪和儿媳妇在搬进新家的三个月后,去了杭州一家家具厂务工,“有了新房,父母生活稳定了,小孩上学也不担心了,我才能放心的在外面赚钱。”王彪在电话里说。对于他来说,搬迁才让他又放心地出去打工,为家里的幸福去奋斗。
二、走出大山前面是片新天地 早上8点,望谟县平郎社区,梁富道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餐就前往家附近的皮具手袋扶贫工厂工作。在皮具手袋扶贫工厂里,一百多名员工正紧张忙碌地赶制一批外贸订单。 “搬迁前因收入问题而犹豫不决。现在好了,搬了新家有了工作,生活跟以前相比是越过越好了。”梁富道笑着说,每个月能拿到元左右的工资,还能照顾家中老小,这是以前不敢想的。 以前不敢想这样生活的,还有玉屏自治县平溪街道康华社区工作人员吴敏。这几天,她有些忙碌,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开始后,她每天都在社区各楼栋之间穿梭。 太阳西斜,趁着回社区服务中心拿资料的间隙,她踱步到办公室一旁的“四点半”课堂门口瞧了瞧,上小学的儿子正在里面做活动。看着孩子聚精会神的样子,吴敏微微一笑。 “平时工作时间长,没时间带小孩。在这里,小孩可以多学点知识,我也很放心。”既是社区工作人员,也是一名搬迁群众的吴敏说,自从搬进了康华社区,不仅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自己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孩子上学方便了很多,老人看病就在小区,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 这边,吴敏看着儿子对未来充满信心,那边,晴隆阿妹戚托小镇53岁的王玉芳和55岁周兰欣来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服务中心各自从布兜里掏出身份证,递到就业登记柜台上。“身体好着呢,扫地不是问题,我们也想报名……” 稳定就业,生活有了新希望。搬出大山只是第一步,能不能稳得住、能脱贫,这是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考验。 完成搬迁后,贵州把工作重心迅速从解决好“怎么搬”向“搬后怎么办”转变,从“以搬为主”向“后续扶持和社会管理”转变。 在实践过程中,旨在解决移民后续扶持问题的“五个体系”应运而生,既要狠抓“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文化服务体系”“社区治理体系”“基层党建体系”,确保“搬得出”的移民向“稳得住”“能致富”转变。 对于“幸福日子”的定义,从江县南苑社区搬迁群众党华杰有着更深刻的感受。从外省嫁到从江多年的她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一直在外打工,离开了心爱的孩子。 “没办法陪伴儿子成长是我心里的一个疙瘩。”党华杰说。年搬到南苑社区,看到社区扶贫车间的招聘信息后,党华杰决定停下外出的脚步,留在家里。如今,党华杰已是南苑扶贫车间食用菌种植基地种植领班,每天楼下上班,马路对面接送孩子,一家人相互陪伴,这就是党华杰的幸福日子。 “外出务工就不能照看孩子,照看孩子就不能赚钱养家。”这是多数搬迁群众身为父母的无奈。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贵州培训搬迁群众,建立扶贫车间和扶贫基地,把劳动力留下来、用起来,让易地扶贫搬迁成为千万个幸福小家的载体。
三、归属感获得感道不尽的幸福在心中 年,是黔南州惠水县濛江街道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罗应和来到新民社区的第四年,也是新民社区搬迁群众入住的第四年。 年7月,在外务工的罗应和,放弃高薪报酬,申请加入新民社区的服务中心,以党员身份带头搬迁、服务搬迁群众、服务社区管理...... 这些天,农历十月小阳春,天气格外晴好。吃过晚饭的罗应和来到新民社区移民技术技能培训学校上课,小小的教室里,早早地就坐满了人。“我们最近主要做劳务培训,根据企业的岗位安排,按照具体岗位的要求培训技能,确保搬迁群众到企业工作能够熟练操作。”罗应和说,自移民技术技能培训学校开办以来,已经开展了多期培训班,每一期都有很多搬迁群众报名。 “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我们现在这一期的劳务培训有50多名学员。”罗应和说,因岗施训,移民技术技能培训的开办,让搬迁群众学习了技能,增加了收入。 “刚刚搬来新民社区的时候,很多群众都不敢出门,因为不会坐公交车,也找不到路,大家刚搬来,收入也是一个难题。”罗应和说,为了改变这一情况,罗应和与同事们一起,创办了新民社区移民技术技能培训学校,也被群众们称之为“移民夜校”。 从出门找不到回家的路,到家家户户有工作有收入,四年的时间,易地扶贫搬迁带给搬迁群众的是道不尽的幸福。 走进赤水市天台镇易地扶贫安置点天苑新城卫生院,这里设置有门诊综合服务、全科综合住院、特色中医(馆)综合服务、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等科室,配备DR、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设备。 为了让搬迁群众在安置点找到家的归属感,天台镇不断做细做实“服务”和“需求”两张清单,大力破解就医难题。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十三五”以来,贵州举全省之力,于年12月,全面完成“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省累计实施搬迁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9万人,建成安置点个。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悦
编辑唐怒娇邓钺洁
编审刘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