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谭进芳夫妻俩和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来到黔南州福泉市金鑫农贸市场旁路边的一处岗亭里支起了自己水果摊的营生。依托着农贸市场带来的人流量,两夫妻认真地挑选卖相好看的新鲜水果放在显眼处吸引顾客。在成功完成几单交易后,他们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有了这个‘棚棚’后,真的是太好了。以前我们做生意卖水果是推着板车到处走的,风吹雨淋。现在政府给我们摊贩设立了这个‘棚棚’后,不仅不再担惊受怕,还能有个好位置做生意,真好。”谭进芳一边整理摆放着水果,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谭进芳口中的“棚棚”,便是福泉市在既维护市容环境,又让群众不因严格管理而丢掉“饭碗”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寻找经营场地,与办事处、小区物业等单位协调,根据各流动摊点经营种类、性质、区域进行划分,设置的各类便民疏导点。
福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姜仁敏告诉记者,以前福泉市金山、马场坪两城区的小百货摊点、水果摊、凉粉摊、流动饮食摊点等长期占道经营,周边环境卫生差,影响行人出行安全。路边摊饮食也存在食品安全。又因流动商贩为了生存,在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开展治理工作时,长期同城市管理执法人员打“游击战”,一度令工作进行得不顺畅......
如何既开展好城市管理工作,又顾及到流动商贩的生存?福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福泉市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双创工作为契机,在城市管理工作中转变工作意识,采取“”管理模式(7分服务,2分管理,1分执法),既疏导结合,有效分类合理化设置各类流动摊临时疏导点,并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疏导点“星级化管理制度”。
据了解,福泉市对广场游乐设施、夜市、小百货、蔬菜临时批发市场、水果、小吃等分类设置疏导点,梳理引导流动摊贩设置便民疏导点21处,疏导个体余户,做到了既顾全了城市的“面子”,也照顾到了摊贩的“肚子”。
如今,漫步在福泉街头,大街小巷的流动摊贩与临街店铺店外经营等随意占道不文明现象不见了,只有排列整齐划一的便民疏导点,干净整洁,规范有序,以及在里面面带笑容的商贩。
见微知著,福泉是设立的便民疏导点,也侧面体现了福泉市把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快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保障改善民生上奋力攻坚的积极面貌。
在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中,福泉市人社局始终将“保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着力加强就业形势研判和分析,多措并举、全面发力,着力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强力打通就业渠道、拓宽就业路子,千方百计统筹城乡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促进全市经济稳定向好发展。
据了解,年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实现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2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速11.9%。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卢泰铭
编辑刘娟张婷
编审田旻佳杨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