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十佳医院 http://www.xfhjyj.com/

地震是怎么发生的,人类还没有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至于预测地震的发生,更是一头雾水、扑朔迷离,四川与贵州紧邻,而地震总是发生在四川,贵州好像很安全,很少有地震发生。的确如此,贵州也有地震,只是级别不大,次数也少,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下面是四川、贵州、云南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

图中圆圈大小表示的是地震大小,最小的是5级,图中主要记载了明清以后的地震,最早的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从图中可以看出,多年来,四川、云南5级以上地震无计其数,而贵州却是历历可数,仅有20次左右,最大的一次是6.24级,发生在年09月14日,贵州黔南州贵定县,其它地区多是3~4级小地震,生活在贵州受到惊吓少。

四川、云南不仅是地震次数多,大地震更多,发生过多次8级以上地震,距离我们时间最近的汶川地震就是8.0级,还有很多7级左右的地震,小地震2-~3级经常发生,非常频繁。

隔道不刮风,隔墙不下雨,风雨都有分明的界线,地震也这么神奇,界线也很分明,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地质构造差异来解释,贵州与四川最初形成山海大势就不同,今天我们看到的山地、平原、高原都是陆地的一部分,实质上地壳结构却有显著的差别,这是地震多少的主因。

解释地震成因大家最认可的是板块构造学说,可以把全球分为六大板块,两个板块衔接地带,是破碎带,地壳薄弱,常常是地壳内部能量释放的出处,依此解释地中海~喜马拉雅带,环太平洋带是板块交接地带,地震、火山多发,世界上80%的地震就集中在这两个区域。

全球六大板块,每个大板块内部也有很大差异,内部也有分化,我国位于亚欧板块之中,内部可以分化出小板块,四川、贵州就是位于扬子板块上。如下图:

大约在4~5亿年前,地壳活动非常频繁,火山地震经常发生,逐渐形成了具有克拉通构造的杨子板块,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古陆块,四周被海洋所包围,就象我们今天看到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岛屿一样,“漂浮”在海洋中。陆块内部质地均匀,就象一块钢板一样,非常刚硬,发生地震的概率就小,而在边缘处是脆弱地带,地震发生的机会就多了。

扬子板块是支撑我们南方陆地形成的主要板块,经过多少次造山运动,围绕着它向外地壳不断固化、焊接,才有今天的广西、广东、福建省份。

今天的四川东部、重庆、贵州都位于扬子板块上,那么这些地带地震就很少发生。

我们说四川地震多,主要指西部,地理区域上属于川西地区,川西有一个”地震窝“,就是集中龙门山断裂带,这条断裂带大致南北走向,绵延上千里,围绕着这条断裂带,大地震发生次数非常多,汶川就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上。

有的网友说了,四川与贵州同是位于扬子板块上,一个是盆地,一个高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貌类型,四川盆地像一口天井一样,落在巍峨高大的青藏高原东部,盆地海拔才米左右,四周却是几千米的高山,地形差异非常大。

贵州呢,却形成海拔米左右的高原,地表崎岖,地无三尺平,两地地貌差别之大,很难让我们想象到出自于同一板块。

地貌是我们肉眼能看得见的,而地质构造是根据岩石的属性相近,地层相似而划分的,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前世,形成过程非常复杂。为什么同一板块,地貌差别这么大,这与两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强弱不同有关,四川盆地非常刚硬,青藏高原隆起无论怎么挤压也没有褶皱成山,可以说”宁死不屈“,大家可以想象,四川盆地是多么坚硬,大地震也就奈何不了它,事实上,四川地震这只是表象,成都以东,达州、广安、重庆5级地震很少发生,这里的地震多是川西地震累及的,并不是地震源发地,因为川西地震多,所以大家误认为四川到处都是地震。成都也是一座大城市,源发5级地震很少,而川西地震波及的震级却不小,如汶川地震,成都也受惊吓了。

贵州高原抗挤压~拉伸能力也很强,像乌龟盖子一样隆起成了高原,并没有褶皱成山,也表现出了地壳稳定的一面,地震少也在情理之中。

总结一下,四川地震多,只是西部和西南部边缘地震多,盆地内部很少,四川东部与贵州相邻,看似地貌有差别,实质上出于同一地质构造——扬子板块,地震很少,很安全。我们看似两个省,地质构造可以分两大部分,川西地区和川东、贵州高原,地貌也分为三大部分,川山高山区、盆地、高原。

两个省、两大地质构造、三种地貌类型,为此地震的发生给了我们不同的表象,得出了一个区域地震多,一个区域地震少的结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