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培训、挂职锻炼、委托培训、学历提升、典型选树,黔南大地,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五个一批”工程,正续写着村(社区)“两委”换届的“后半篇文章”。
为帮助个村(社区)新上任的名村级党组织书记接好乡村振兴“接力棒”,黔南州从开阔眼界、提升能力、鼓励创新方面破题,围绕“挂职锻炼”创新村干部“异地跟岗”方式,着力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打造一支堪当乡村振兴重任的干部队伍。
“省外挂职”开眼界链资源
东西相联姻,山海心连心;三月学思悟,取回致富经。6月13日,在黔南州委组织部与广州市委组织部的精准对接下,由广州市精选出12个村、4个社区作为对口挂职实训基地,集中3个月“火力”,为黔南16名村党组织书记强补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发展等知识。
福泉市安谷村党支部书记袁怀龙在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江村学习经济社资产登记工作
“我跟岗的白云区江高镇江村,80年代就小有名气,村集体经济高达1.16亿元。有幸来到‘明星村’学习,我不但要学他们抓党建、抓发展、抓治理的经验,还要搭建好合作的桥梁,把我们村辣椒、红蒜种在他们田地间、销在广州饭桌上。”黔南州第一批遴选赴粤挂职锻炼村党总支部书记袁怀龙道出挂职心声。
为加强对跨省锻炼学员的管理,黔南州委组织部专门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负责抓好选派学员在“千里之外”的组织生活和日常教育管理,并要求每名学员每月向州县两级党委组织部门进行1次书面汇报,撰写1篇心得体会,总结报告跟岗地好经验好做法,提出返岗后工作打算。
“不仅要保证村干部‘全脱产’跟岗,我们也同步督促选派地做好工作交接,保证村级正常运转,还为跟岗学员提供住宿、交通、保险‘三件套’保障。”黔南州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罗玉兴介绍说。派出县(市)党委组织部给予每人每月元生活补助,据实报销2次往返交通费,并购买万元保额的人身意外险。
第一批村级党组织书记仅是赴粤取经的“试水阀”,黔南将在未来五年内,撬动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等资源,放飞上百“领头雁”,飞回成千“金凤凰”。
“跨县锻炼”找差距补弱项
跨县学本领,不足早反省;支书带支书,劲往一处拧。5月27日,黔南州首批跨县锻炼的24名村党组织书记分赴24个示范村跟岗1个月,掀开“南北交流、东西互学”活动序幕。
“刚到石板村,被马路边、山坡上连片的南板蓝根打动了。”“第二天起了个大早,步行在乡间小路上,被一位背着背篓扛着锄头的水族妇女随手把路上垃圾丢进箩筐的一幕打动了。”当问起在三都县九阡镇石板村跟岗半个多月的收获时,瓮安县建中镇太文村支书兰杰强调他感悟到两个“打动了”,回村后要学习石板村用好村规组规民约,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抓治理抓发展。
瓮安建中镇太文村支部书记兰杰(左二)到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石板村跟岗学习
“在惠水县好花红镇好花红村跟岗学习期间,朱支书毫不保留地介绍了抓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的经验,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做好做精乡村旅游、主导产业、集体经济等方面的工作,村里一班人马必须要有团结协作、系统思维、群众基础和市场经验。”罗甸县龙坪镇马草村党支部书记罗兴武说道。
黔南州开展“南北交流、东西互学”跨县跟岗提升活动,通过选取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村作为跨县跟岗学习点,每年组织部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跨县开展不少于1个月的跟岗学习。所选派的学员通过全方位参与跟岗村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集体经济等重点工作,在比肩先进找差距的同时,有效帮助村党组织带头人借鉴先进经验、理清工作思路、补齐短板弱项,从而达到“带着疑问来,学到办法走”的目的。
“县乡跟班”重实操强业务
农村进机关,学习不走弯;政策业务精,勇把责任担。“这次能够到市乡村振兴局跟班学习1个月,不仅可以抽出时间系统学习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项目申报、工作流程等业务,还能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正在福泉市乡村振兴局跟班学习的陆坪镇凤凰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谢文辉这样认为。
荔波玉屏街道水瑶新村村干助理韦瑞婵到街道党政办跟岗学习
除了安排村干部到县(市)机关单位跟班学习,在乡镇也有一些探索……“虽然发展党员的5大程序25个步骤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日常工作中要结合实际认真审核把关,不能马虎。”都匀市墨冲镇党委副书记许明原正在为选派上来跟班学习的村党组织党务工作者们讲授发展党员的业务知识。“作为镇一级,我们重点围绕基础党务、疫情防控、民政救助、低保核查等需要村干部熟练掌握的相关业务知识开展培训。”许明原介绍,对选派到镇里面跟班学习的村级干部,实操训练是关键。
为有效拓展“跟岗锻炼”覆盖面,黔南州按照因岗择人、人岗相适要求,分期组织70%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或驻村干部到县级机关跟班学沟通之道,其他常务干部和优秀后备力量全覆盖到乡镇“手把手”学业务之术,每期1个月时间,让村干部队伍结构优起来,整体综合素质提起来。目前,全州已有名村干部到县级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林业水务等部门跟岗熟悉项目流程,名村级文书、各类组织负责人到乡镇站所跟班熟悉基础业务。
“小经验”撬动“大改革”。交流互学的村干部将陆续通过上讲台、座谈交流、擂台比武等方式,将激发出的“金点子”、破解发展难题的“好方子”付诸本村实践。“培养一个、带动一片,提升一个、影响一片”的良好态势正逐步形成。
通讯员 翟清娇杨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梁晓琳
编辑卢泰铭
二审莫宇
三审张发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