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昕,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中国民俗钱币学会会长、中国钱币学会专家库成员。收藏、研究民俗钱币三十多年。藏品曾在“中国钱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单位展出。有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国钱币论文集》、《中国民俗钱币研讨会文集》、《中国收藏》、《艺术市场》以及《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中国商报》等刊物。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担任专家团成员。
宋代民俗钱币的哲学内涵
陆昕
宋代的民俗钱,因其品种繁多,体系脉络不清晰,一直是民俗钱币研究中的冷门。笔者从宋代民俗钱诞生背景、起源、历史文化、思想内涵简单梳理宋代民俗钱的脉络阐述其中的哲学寓意。
宋代民俗钱在内容上自成一派的宗教哲学体系,这是汉唐时期民俗钱所不具备的。
这枚明彰报应是笔者在年从北京报国寺收得,迄今为止仍是孤品。
明彰报应,是什么意思呢?
先说“报应”,现在也经常用的一个词,实际上出自佛家的理论,叫“有事必有报,有感必有应”,生死福祸、富贵贫贱皆有报应。中国传统观念中也有类似因果报应的思想,比如说福善祸淫、积善必有余庆、积不善必有余殃。所以因果报应可以一直追溯到东晋时期,高僧惠远有《明报应论》和《三报论》等等专著。
前两个字“明彰”是指非常明显,显而易见的意思。
这枚钱是意在劝人积德从善。佛家讲明善恶以正人伦,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这枚乾坤爻象出于《周易》。《周易》在《系辞》这一篇中有一句话,“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我们知道在易经里面算卦有六爻,“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三极指天、地、人,立天之道有阴和阳,立地之道有柔和刚,立人之道有仁和义。所以通过爻卦和相卦,我们就知道天地人伦的含义了。
这枚无事从容,我查了一下,它实际是源于北宋程颢的一首诗,叫《秋日偶成》。这首诗写的很有意思:
闲来无事不从容,
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是豪雄。
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心情闲适的一种状态。做什么事情都要不慌不忙,一觉醒来红日已经东窗高照了。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乐趣,只要心态好,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
程颢是北宋神宗年间理学的奠基人,他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万事皆出于理,社会的秩序都出于理,追寻秩序就是合天理,违背秩序就是逆天,所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是宋代著名的哲学流派。
从以上三枚钱,我们可以看出,宋代民俗钱不仅仅是我们所熟悉的神仙鬼怪,起到趋吉避凶的作用,还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和哲学内涵。除了这三枚钱币,其他类似的还有“占事知来”,和“乾坤爻象”是一脉相承的,通过卜卦就可以预知未来。还有跟儒家有关的,比如“仁义道德”、“进德修业”、“孝弟忠信”等。
笔者认为宋代民俗钱还是以道教为主流,这源于宋代统治者对道教的扶持。
宋太祖赵匡胤建国时就非常重视对道教的扶持,一方面抓紧朝纲的建设,另一方面大兴土木,建设宫观。宋史记载:“思得有道之士居之”。
他的弟弟宋太宗如法炮制,“命有司即国之东南建太一宫,诏天下戒洁之士以居之”。所以一时间尊道、学道成为统治者和士大夫阶层的风气,并且在社会上蔓延开来。
到了徽宗时期,他将抑佛崇道作为国策,在政和末年他听信了林灵素的言论,诋毁佛教,将佛刹改为宫观,将释迦改为天尊,菩萨改为大士。宋徽宗深信道教会给国运带来转机,所以他常常身着紫道袍,被奉为“教主道君皇帝”和“道君太上皇帝”。同时宋徽宗在他自己的艺术作品中,也不乏道教题材。所以当时的社会风气和艺术作品中,道教是一个主要的题材。
钱币收藏者都熟知徽宗的大观、崇宁铸钱。他在政治上是失败的君王,但在艺术史上是有独到品味的艺术家,因此,他当政时期将铸钱工艺推到了极致。如民俗钱中的如龟鹤齐寿,将徽宗的瘦金体展现的漓淋尽致,铁画银钩,异常秀美,铸造也是一丝不苟,充分体现了徽宗作为皇上对钱币铸造工艺的大力推崇和严格要求。
因此,笔者认为由于徽宗对艺术的无上追求,才使得宋代辉煌的艺术风貌沿袭至今。
宋代佛道题材的民俗钱并非各自分离,也有佛道融合的主题,这枚钱就是举意司阎王和黄氏女。这枚钱目前只发现三四枚,是宋代民俗钱里的珍稀品种。
黄氏女也是有典故的,来源于“黄氏女游阴”。
故事讲述黄氏女从七岁开始就吃斋念佛、看经念卷,她的事迹远近皆知,甚至阎罗殿里的阎王爷都知道了。所以阎王爷就差两个小鬼把她带来,要见见这个人。黄氏女要从凡间到地狱里,就要和她的一儿一女、丈夫分离,非常伤心。但伤心也没办法,两个小鬼领了差,是一定要让她到地狱里见阎王爷的。所以她只得和丈夫子女以泪相别。
故事还讲了她在阴曹地府里看到不同的人,在阳间做了坏事,在地狱里受到各种惩罚。写的很有意思。
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馆藏品,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
南宋时期,社会上比较流行“十王图”,就是十殿阎罗。据考证,十王图主要出于宁波地区的佛画。宁波古称明州,十王图是由宁波地区的作坊的民间画匠绘制。除了十殿阎罗图以外,还有十六罗汉、五百罗汉等等。这些大部分都在国外,主要在日本。因为当时的一些日本僧人借海上贸易,从中国把这些跟佛教六道轮回有关的画请回了日本。后来在日本很好地保留了下来。
有关阎王的宋代民俗钱,可以说跟十殿阎罗图、十王图是一脉相传的,年代基本就是南宋,应该也产自江南地区。在此笔者大胆推测,像这种举意司阎王、黄氏女是为苏浙炉的滥觞。
宋代民俗钱还有一层深意,就是钱币内涵和统治阶级所推崇的哲学体系、哲学思想一脉相承,而且这种体系思想最先进入的就是社会的贵族阶层,也就是文人、士大夫的阶层。所以大家耳熟能详的这些宋代的游戏钱,比如宋代的打马格、选仙钱等,都跟这个是一脉相通的。
比如打马格,如此丰富,各类名家名马。
选仙钱,一面是各路仙人,另一面是诗,而且制作精美,完全是为了迎合当时文人士大夫的游戏要求。
所有这些都是有所出处的,钱币背后的内涵就是当时统治阶级所推崇的,也是社会所流行的一套思想体系。
因此笔者认为,民俗钱在宋代绝对不仅仅是老百姓的护身符,用来辟邪、压鬼。它有一套思想体系、精神内涵在后面支撑,因此它的地位应是至高无上的。我们应该从发现的这些宋代民俗钱中,系统地综合、总结、提炼出来。
中国民俗钱币学会简介
中国民俗钱币学会成立于年7月,年3月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直属机构中国钱币学会的单位会员。作为研究民俗钱币文化的专业学术机构,学会不但致力于推动民俗钱币的收藏、研究及保护工作,还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促进民俗钱币的开发和利用,展现出新时代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目前,学会在国内及海外正式会员超过两千人,网站注册会员八万余人。学会相继成立了浙江分会、湖北分会、江苏分会、贵州分会以及学术委员会、鉴定委员会、币章专业委员会、海外联络处等机构并积极筹建四川、广东、河南、山东等地的分支机构。
中国民俗钱币学会成立至今,先后在中国钱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国家级、省级博物馆多次举办民俗钱币展览及学术讲座,在《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中国商报》、《中国收藏》等刊物发表了数百篇论文,陆续出版了数十本学术专著,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民俗钱币的社会认知度,获得了专家、学者和广大收藏爱好者的认可和好评。
学会在中国钱币学会的直接领导下启动了对民俗钱币鉴定评级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并与国家质检总局、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合作开展了对钱币的认证、备案和溯源工作。学会积极支持并参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贵州省黔南州人民政府、三都县人民政府等政府部门,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贵州省水家学会、黔南州民俗文化学会、北京印刷学院等学术机构一起,联合就“水书”等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申办世界记忆遗产项目、少数民族古籍的复制、出版项目以及少数民族民俗钱币的研究、开发和推广项目展开了充分的合作。
学会还与全国多家商业银行、文化产权交易所合作,推动当代民俗钱币的开发与推广。在保持古老民俗钱币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对文化的内涵、布局、格式、特质进行组合和创新,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古为今用,在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同时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除标明乐艺会资料外,均为作者提供
文中钱币均为作者藏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