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荔波县玉屏街道水捞村岜合组石斛产业基地,一棵棵马尾松树上围满了一圈圈的石斛,几个妇女正在十指拈花,箩筐里铺了满满一层鹅黄。基地工人全部是当地妇女,每天元的工资,还能兼顾着家里的农活,照顾家庭。近年来,荔波县利用林地广、石头多的资源优势和湿热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原生态石斛产业,在活树和喀斯特地貌的石头上,仿石斛原生状态,绑扎种植铁皮石斛,同时,在树下种植灵芝、黄精、白芨、重楼、天冬等名贵中药材,探索出“树上有青梅,树中有石斛,树下有药材”的林下经济模式,让丰茂的林业资源源源不断释放出绿色红利,富了一方百姓。荔波仿原生态石斛栽培。肖伟摄林下经济是黔南培育的五大林业产业之一。“十三五”期间,黔南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生态补偿“给力”脱贫一批、国土绿化“助力”脱贫一批、生态产业“发力”脱贫一批为支撑,同时打响了“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将荒山石山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创造了用“绿色密码”破除贫困顽疾的“黔南范式”,为黔南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发出了黔南林业生态扶贫的最强音。生态补偿“给力”脱贫一批年9月国家林草局公布全国“最美护林员”评选结果,独山县影山镇紫林山村村民杨佑培成为贵州唯一上榜的生态护林员。年1月,建档立卡贫困户杨佑培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并担任护林队长。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包保制网格化管理模式,一名生态护林员管护1片特定林区,管理3户农户,将生态护林巡查、森林防火协防、林草资源监管、林草政策宣传到位,紫林山村森林巡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除了护林,他还利用家乡良好的生态环境养蜂、种茶,在镇上开起了小卖部,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打拼,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为村民树立了奋发向上、主动发展的脱贫榜样。守护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是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五个一批”的重要组成部分。年以来,黔南结合国家生态保护政策及重大生态工程,大力推进生态综合补偿和生态保护奖励政策落实,积极申请增加生态护林员指标,全州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转变为生态护林员,实现“一人护林,全家脱贫”的同时,全州森林资源得到更好地保护,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年至年,全州选聘生态护林员由名增加到名,累计发放生态护林员管护劳务补助5.37亿元,助推户、11.64万人稳定脱贫,覆盖全州12个县(市)个乡(镇、街道)个行政村。同时,黔南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选聘护林员也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年以来,天然林保护工程聘用护林员人(次),其中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发放管护费万元,精准帮扶个贫困家庭实现脱贫。国土绿化“助力”脱贫一批在黔南,94%的国土面积属石漠化山区,占全省石漠化片区土地面积的28%,是石漠化“重灾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先天不足。上个世纪中期,山区群众为了生存,开荒毁林,广种薄收,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陷入生态与生存相互“对抗”“挤压”的恶性循环怪圈。年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得益于“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长江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林业生态工程项目资金的扶持,黔南国土绿化工作成就显著,全州森林面积从年的万亩提高到万亩,森林覆盖率从56%提高到年的66%,森林蓄积总量从0.56亿立方米增加到0.8亿立方米,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由每亩3立方米提高到5.3立方米,林业产值由亿元增加到亿元。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实施后,黔南大力推进陡坡耕地、石漠化耕地退耕还林和宜林荒山造林,因地制宜发展茶叶、刺梨、特色经果林等产业。第一轮退耕还林成功培育了茶产业,今天,都匀毛尖已成为贵州绿茶领军品牌。新一轮退耕还林成功打造了刺梨产业,黔南的“人工种植刺梨”,为贵州石漠化治理提供了有效范本,成为山区老百姓“点绿成金”的经典案例。年以来,全州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造林67.73万亩,国家直接投入10.48亿元。截止目前全州已兑现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共计4.31亿元,惠及建档立卡户贫困户3.96万户。年至年,全州每年对区划界定的公益林实施补偿,累计兑现给农户公益林补偿资金6.33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6.15万户。仅年内就兑现公益林补偿资金1.31亿元,其中国家级公益林兑现给建档立卡贫困户.72万元,惠及4.64万户;地方公益林兑现给建档立卡贫困户.41万元,惠及1.51万户。福泉市陆坪镇香坪村生态护林员刘吉友在管护碳汇树林。肖伟摄特别是年新冠疫情发生后,黔南通过林业生态建设项目,为建档立卡户和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个,共计发放劳务费万元。生态产业“发力”脱贫一批刺梨是黔南首选的生态扶贫产业。惠水县罐装刺柠吉复合果汁生产线。李庆红摄贵定县昌明镇火炬村原来是典型的贫困山区,田少、土多、山多,村民主要靠传统种植和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年以来,火炬村在退耕还林、植被恢复、造林补贴、提质增效等林业项目的扶持下,大力发展刺梨种植。经过多年推广种植,家家户户种上了刺梨,全村刺梨面积达到多亩,户均种植10多亩。年,火炬村采收刺梨鲜果吨,销售产值多万元,仅刺梨种植户均增收2.5至3万元。多数群众在昌明、贵定等地购买了商品房,添置了小轿车,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农户种植刺梨热情高涨。目前,全州刺梨种植面积61.7万亩,投产面积21万亩,鲜果产量6万吨,鲜果产值2.1亿元,涉及农户9.1万户29.64万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9万户7.1万人。全州规模化刺梨加工企业16家,年鲜果加工能力12万吨,综合产值25亿元。建成贵定、龙里2个刺梨聚集加工产业园区。贵定县获首批国家森林生态标志产品试点县,恒力源、奇昂、山王果、天泷、敏子等5家刺梨加工企业获首批国家森林生态标志产品试点单位。瓮安朱家山利用丰茂的天然林植被发展森林康养产业。黔南州林业局供图近年来,黔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通过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刺梨、特色经果林、林下经济、花卉苗木、森林康养等生态产业,推动全州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游客在龙里县茶香村刺梨花间游玩赏花。龙毅摄目前,全州林下经济面积万亩,特色经果林万亩,花卉苗木10万亩,森林康养林万亩,省级以上森林康养试点基地7个。共培育涉林龙头企业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龙头企业24个,首批中国林草产业创新企业2个。贵定、龙里、惠水、三都4个林业产业园区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企业农户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年,全州林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助民增收效果明显,黔南州林业局因此荣获“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林业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林业科技支撑。黔南建立起以省级林业专家为依托,州级科技特派员为支撑,县级专业干部为骨干,乡镇企业技术人员为纽带的林业科技培训体系,紧紧围绕林业产业开展栽培、管理科学技术培训。年以来,全州林业系统近千名干部职工、专业技术人员送科技下乡到脱贫攻坚一线,带动培养了一大批“土专家”“林秀才。共投入余万元,帮扶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春耕生产、发展林下经济,解决村寨道路硬化、生活保障、路灯照明、农村环境整治等问题,提高种植户的种植管理水平,提升了群众发展林业产业,增收致富的信心。在荔波县玉屏街道马鞍山铁皮石斛种苗扩繁组培基地,技术人员在查看铁皮石斛幼苗的生长情况。肖伟摄州林业局局长唐军表示,绿水青山就是老百姓致富的“靠山”。“十四五”期间,黔南林业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依托国储林项目建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林业兴目标。在荔波县玉屏街道铁皮石斛加工基地,农户在晾晒刚采摘的石斛鲜花。肖伟摄“十四五”期间,黔南将融合做好林下经济这篇“小”产业“大”文章。目前,黔南州林业局已完成《“十四五”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的起草。“十四五”期间,将全面推进“国储林林下经济”产业“一带两区三基地、一县一特一品牌”规划,重点打造贵惠长龙特色林业集群带、都福瓮林下中药材主产区、三独平林下茯苓主产区、荔波林下石斛种植基地、罗甸林下艾纳香种植基地和砂仁种植基地。到年,全州利用林地面积达到90万亩,实现综合产值55亿元以上。(刘雪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4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