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惠水组织工作突出党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支持,顺利完成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加试题”,为撕掉千年贫困标签提供了坚强保障。
党建引领打赢收官。选派余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包保个网格,奋战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防汛救灾战场,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普查和成效考核,保障圆满“收官”。黔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惠水县委书记万庆华(前排左二)在主题教育期间到基层开展调研基层队伍持续优化。调整年龄较大、学历较低和不能适应新任务的村支书、主任59名,组织名村干部和后备干部进行学历提升,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
集体经济百花齐放。联合18家部门制定“政策包”,依托佛手瓜种植和生猪养殖等主导产业,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实体化发展。赤土、长新等10余个村集体经济突破百万大关。
组织生活全面规范。对“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实行按月提示、按月检查、按月通报。选派29名老干部驻王老吉、味莼园、金晨米业等企业指导党建工作,促支部建设规范提升。干部结构不断建强。从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一线选拔科级干部96名,提拔35岁左右正科级干部6人、30岁以下副科级干部33人,储备后备干部名。
惠水县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在未来五年,将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为遵循,全县组织工作同步谋定并实践行进篇章。惠水县委组织部部长温成华主持召开全县组工干部会议紧扣乡村振兴,全面夯实党建基础。精心筹备实施村级换届,突出年轻化、知识化、能力强、素质好要求,对人选逐村逐人过堂,全部村、社区配备常务干部5名以上。用好州、县扶持壮大集体经济“政策包”,依托“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产业格局,建成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着力打造30个重点村。深化“好花红”党建品牌培塑,实施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创建行动。推进以基层党组织、党小组、党员为主体构建“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广泛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亮服务、亮成效“五亮”活动,全面建立“红色网格”,延伸治理触角至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惠水县好花红镇弄苑村种植的佛手瓜挂满瓜架立足事业发展,育优配强干部队伍。着眼高质量发展谋划乡镇换届,实施“5×10”干部选拔计划,从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急难险重任务表现突出干部、优秀年轻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乡镇事业人员5个类别中,各选拔10名左右优秀干部充实到乡镇班子。县直部门和乡镇班子配备35岁以下干部名左右、正职10名左右;每乡镇配备2名30岁以下班子成员和至少1名妇女干部,建设一支结构优、素质高、年轻化、专业化的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实施干部素质专项提升工程,围绕省委“强省会”五年行动和州委打造环贵阳城镇带部署,聚焦干部“七种能力”,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专题培训,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干部队伍。
加大引才力度,强化发展智力支撑。着力建设以贵州惠水经开区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以推进产城产教融合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以发展主导产业为重点的农业现代化、以打造好花红乡村旅游等景区为重点的旅游产业化四支人才队伍,引进工业、城建、农业、旅游等各类人才名。聚焦“数字惠水”,柔性引进一批大数据人才,做强梦动科技等5家大数据龙头企业。依托全国全省知名老中医王玉林等在惠工作室,培养中医人才50名。充分运用县内高校师资力量和龙头企业人才培养优势,探索“高校+企业”“项目+人才”模式,培育申报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特色科技示范园。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光莉编辑
韦倩编审
李坤
李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693.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