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依托侗族特色,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寨沙侗寨的乡村旅游发展得有声有色。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郭静原摄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村民学习民族刺绣手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郭静原摄面对民族地区艰巨的脱贫任务,贵州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民族团结步伐,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着力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扶贫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近日,记者跟随国家民委工作人员来到贵州省铜仁市及黔东南州等地,只见一幢幢极具民族特色的房屋依山而建,民族村里特色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扶贫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振兴特色村寨距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山门约3公里,踏上吊桥,穿过太平河,美丽的寨沙侗寨就掩映在一片茂林翠竹之中。这里是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上侗族群众聚居的一个自然村寨,全村75户人,侗族占近80%。浓郁的侗家民族风情特别是侗家民居建筑所独有的韵味常令游人流连忘返。此前多年来,寨沙侗寨一直守着“金山”受穷,长期戴着“贫困帽”。“过去这里远看是青山绿水,近看却是牛粪成堆。”村委会主任陈雪容告诉记者,年,寨里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穷则思变。年,随着梵净山旅游业的发展,江口县决定利用寨沙侗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扶贫试点。太平镇镇长贾小华介绍,寨沙侗寨通过科学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包装,建成风格统一的侗家木楼;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和帮扶资金多万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农户进行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解决了贫困乡村旅游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侗族文化是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最具特色的招牌,必须深入挖掘。”贾小华说。他们组织人员赴侗族文化发祥地――黔东南黎平县实地考察,请来侗族老师开展文化与歌舞培训,并从黎平县的资深古建筑公司采购建设原料,高薪聘请侗族土著艺人手工加工侗寨鼓楼。年,寨沙侗寨被国家民委认定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并予以挂牌,进一步打响了村寨侗族文化旅游品牌。年,全寨共接待万人次游客,年人均收入跃升至4.2万元。据介绍,近年来,贵州省投入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1.6亿元,着力实施“”保护与发展计划,即重点建设10个民族特色小镇、10个示范廊带、个民族特色村寨,命名个民族特色村寨。截至目前,全省个民族特色村寨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居全国第一,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036.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