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的龙里县城(通讯员熊安虎 摄)
金秋九月,瓜果飘香,龙里大地,遍地金黄。摘掉贫困帽子的农民在梯田里收割稻谷,孩童们欢快的笑声在稻穗间跳跃。
步入村寨,村民齐聚,自筹自建,美丽乡村入画来。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擂台赛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如火如荼的进行。 产业园区、朝气蓬勃、日新月异,工业、物流、电商、医药、旅游等产业生机勃勃,企业人的脸上洋溢着自信、乐观。 鸟瞰龙里,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道线、省道线相互交织;硬化路实现村村组组通,农家门前户户连。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的飞机,不时从龙里上空划过。 穿行在龙里的大街小巷、山乡村寨,干净的街道、繁华的商业、林立的高楼、幽静的小区,美丽乡村,处处承载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龙里人民的幸福指数。
靓丽的龙里县城夜景一角
提质升级,东优西扩融入贵阳城镇“靓”起来 年11月13日,龙里县城解放;是月22日,龙里县人民政府成立。 成立之初,县城房屋基本为土墙房,仅有两条街道,雨天全是“水泥路”,总长米。龙里县最早隶属贵阳专署领导,之后又相继改属于贵定专署、安顺专署,年11月6日改属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领导至今。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龙里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龙里县城镇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提质升级,东优西扩,融入贵阳是我们城镇发展的方向。我们要一边面向贵阳寻求同城化发展,一边注重旧城改造实现东优西扩。”龙里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曦说道。 58岁的摄影师马成钢从小生活在龙里县城,他用照片记录了龙里县城发展的历史场景。“这是大十字百货公司,这是冠山,这是南门关帝庙……”马成钢拿着40年前拍下第一张龙里全景照片兴致勃勃地介绍着。 据龙里县志记载,年至年,县城新建民房是原来的4.8陪,年至年期间县城人居住房面积达到10.4平方米,土房、木方、草房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二层砖混房屋。年至年,县城西环线改、兴龙路工程动工,自此,县城城市路网和各项市政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城市广场、金龙路和腾龙路,北门街、解放街、民主街道路的改造、贯城河治理、污水处理厂开工,全县城市化率不断攀升。 “十一五”期间,“贵龙城市经济带”孕育而生。“十二五”,龙里县出台县城“东优西扩”战略,县城提质扩容加快推进。“十三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人心,龙里县落实“融筑联匀、东优西扩、南北齐飞”战略规划,以贵龙大道、龙溪大道、贵龙纵线为主轴,有序推进县城区、贵龙经济带、黔中龙溪先导区建设,加速推进与贵阳同城化发展步伐,县城建成面积不断扩大。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45平方公里,全县常住人口达25.1万人,城镇化率已达56.02%。 如今,中铁生态城、龙溪先导区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新兴特色城镇群逐步形成,龙里“再造一座新城”正在变为现实。
发展中的龙里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创新转型产业“强”起来 时下,走进龙里经济开发区工业展厅,这里记载了龙里县自解放以来全县工业发展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陈列了当前龙里“一区三园”各大企业生产的工业样品。 步入龙里高新技术产业园,企业车间繁忙的工人,工业产品源源不断的流向全国,发往海外。 “我们坚信,龙里的希望在工业。”州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刘华龙语气坚定地说。 70年来,龙里工业从乡镇企业起步,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0.42万元。20世纪80年代达到兴盛,小化工、小作坊、小冶炼、小机械、小轻工等企业异军突起。到年,全县有工业小企业个,总产值.12万元。从年到年,龙里县先后出台一系列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服务制度,明确政治上给信任、政策上给优惠、服务上给方便、发展上给扶持、经营上给指导,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等“五给、五不限”措施,龙里工业快速发展,工业布局初步构成。这一时间,贵州神奇制药厂、贵州正大实业公司、中国五矿龙达铁合金厂等大型企业相继落户龙里县,龙里工业身躯初现“腹肌”。 工业兴则经济活。进入21世纪,龙里工业布局迎来转型和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期间,谷脚工业园升级为“省级开发区”,全县入驻医药企业18家,医药工业产值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的10%。与此同时,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落后等企业引发的不良效应凸显。龙里县毅然决然的关停和搬迁了贵州正大实业公司、龙里化工厂、里峰水泥厂、龙里铁厂、龙腾铁合金厂等一大批污染型企业,坚定不移走生态、绿色发展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停了重污染企业,龙里迎来了工业发展的青山绿水,这为后来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州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刘华龙表示。 “十二五”,龙里县以新材料加工、商贸物流、装备制造、创意加工服务、民族医药等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形成了龙里经济开发区下辖龙里高新技术产业园、谷脚工业园、龙山工业园的“一区三园”发展格局。“十三五”,龙里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百千万”工程和“千企改造”工程要求,以贵龙城市经济带和黔中龙溪先导区为平台,全面推进工业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集约化、高端化改造。 这期间,华润雪花啤酒(黔南)有限公司异地技改、恒力源天然生物科技刺梨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瑞和药业小容量注射液生产线扩能项目、三山研磨公司节能与循环水利用等项目实现华丽转身。引进贵州卡布国际婴童用品产业园、达利食品集团……同时,龙里县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政府融资平台向“实体化”“市场化”“产业化”转型发展,为龙里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截至年底,该县工业企业余家,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达家,居贵州第四位,为黔南的“冠军”。工业总产值.4亿元,较解放初30.42万元增长了近8.5万倍。 在工业强劲发展的带动下,全县农业、电商、商贸、物流、旅游、医药、康养等产业蓬勃发展。先后成功申报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获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刺梨之乡”“中国物流实验基地”“国家级养生养老示范基地”“中国最美健康养生旅游名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家科技进步县”“国家科技富民强县”等称号,建成西南最大的快递物流园。
龙溪大道
直通贵阳,连接乡村全面提质交通“快”起来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深处贵州大山之中的人们对破除贫困的最强呼声。 龙里,地处贵阳的东大门,是贵阳东出三湘,南下两广的交通要道口。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不言而喻。 年6月25日,贵新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拧开了龙里融入贵阳发展的阀门。随后,年底,厦蓉高速通车。时过三年,年7月,龙里人民梦寐以求的贵龙大道正式通车,贵龙大道加速了龙里融入贵阳,加快了龙里经济发展的步伐。 “贵龙大道通了,我们与贵阳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同城发展。”家住龙里,工作在贵阳的王先生说。 一路通则百业顺,围绕贵龙大道,物流、商贸、电商、房地产、旅游、康养、体育等产业蓬勃发展。龙里人民坚定了面向贵阳发展的信心,伴随着年龙溪大道建设的启动,第二条直通贵阳的大通道又将成为龙里拓展空间、探索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极。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年8月16日,围绕龙溪大道平方公里的黔中龙溪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先导区获批,龙里成为贵州首个县级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先试区域。 打通联通贵阳发展的主动脉,龙里加大投入,借助脱贫攻坚政策,疏通了连接各镇、村、寨的交通毛细血管。建成了县乡道、通村水泥路、通组硬化路、串寨串户路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公里,打通与群众进城、特产入城、黔货出山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龙里与贵阳已经实现无缝对接。贵广高铁、贵新高速、厦蓉高速、贵龙大道、龙溪大道、县乡道、村村通、组组连、户户串……,通往贵阳的铁路和公路纵横交错,编制成一张巨大的交通网,将龙里与贵阳紧密的相连,共同发展。
刺梨种植户在采收刺梨果
退出贫困,巩固发展保障到位民生“实”起来 年9月25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关于呈请批准龙里等14个县(区)实现贫困退出的请示》,并发布《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龙里等14个县(区)退出贫困县的通告》,标志着龙里县成功退出国家级贫困县行列,进入脱贫攻坚巩固阶段。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龙里县以“决战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向“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就业扶贫和基层组织建设”这6场硬仗发起攻坚。74贫困村全部出列,减少贫困户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21%,错退率和漏评率均为零,群众认可度为95.52%……一份份成绩单显示,龙里人民迈入了幸福新生活。 教育事业节节攀升。龙里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不断加大教育事业发展。新建、改扩建城乡小学、幼儿园19所,建设农村中小学医务室59所,高考成绩再上新台阶,年、年连续两年分别有学子考入清华北大。 卫计事业稳步向前。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医院综合改革,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建立健全,建成12家中医馆,完成22个深度贫困村卫生室维修及改扩建。 文体事业繁荣发展。获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花灯”示范基地称号,县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观音山、倪儿关、清杠垴和播箕桥四处遗址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龙里被评为“年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年度最佳赛区”。 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市低保提高到每人每月元,农村低保提高到每人每年元,特困供养提高到每人每月元。政策性农业灾害保险实现全覆盖。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 作为全国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之一。龙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志愿服务为载体,激活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如今,群众思想解放,积极投身到乡村自筹自建自管的浪潮中,乡村环境一天一个样。 70载砥砺奋进,龙里从一个农业小县蜕蛹化蝶,成为全省工业强县。 70载探索创新,龙里从一个边远乡村摇身一变,成为贵阳的副中心城市。 70载沧桑巨变,龙里全方位融入贵阳城市经济圈,黔中新城华丽转身。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70年来,龙里人民奋发图强,取得了一个个载入龙里史册的伟大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龙里人民结束了千百年来的贫困面貌,正以昂扬的姿态奋力书写新时代龙里华彩乐章。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高荣华
通讯员龙毅
编辑何涛
编审杨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