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毕节市农业、工业、服务业全面发展,逐步形成“一核三带”工业组群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把开发区(园区)作为构建高质量工业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
一、毕节市产业整体规划布局情况
(一)开发区布局:九个开发区协同发展
毕节市经济快速发展,截至年,全市有九大开发区,分别为:贵州金沙经济开发区、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州七星关经济开发区、贵州黔西经济开发区、贵州大方经济开发区、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贵州纳雍经济开发区、贵州织金经济开发区、赫章县工业园区。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毕节市九个开发区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产业布局体系:“12+1+5+5+5”的产业体系
根据《毕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显示,农业、工业、服务业全面发展。一是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持续做大做强蔬菜、中药材、茶叶、马铃薯、食用菌、皂角、刺梨、核桃、精品水果、花椒、高粱、生态畜牧(渔)业12大特色优势产业。二是以开发区为载体,构建“1+5+5”的工业发展格局,“1”即做大做强能源工业;“5”即以优质烟酒、现代化工、新型建材、生态特色食品、装备基础件铸造为重点的特色制造业;“5”即以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绿色轻纺、健康医药为引领的新兴产业。三是以旅游业为引擎,带动大健康、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毕节市三大产业布局体系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产业空间布局:“一核三带”空间布局
毕节市产业空间布局,逐步形成“一核三带”工业组群建设。“一核”指以毕节市——七星关区域为核心,重点发展商贸购物、金融会展、文化展演、发展总部经济、科教研发、保税物流、生态休闲等城市服务业,打造黔川滇交界区域消费中心;“三带”即金沙——大方城镇带,发展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产业集群;黔西——织金——纳雍城镇带,发展煤制烯烃和煤制清洁燃料新型能源化工产业集群;赫章——威宁,发展新能源、材料和特色农产品加工集群。
毕节市三大产业带空间布局示意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各区重点产业全景
毕节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把开发区(园区)作为构建高质量工业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毕节市坚持“全市一盘棋、资源换投资、市场换产业”思路,引导产业向开发区集聚,推动开发区一园一业、一园一特,突出园区主导产业和互补、错位、上下游配套发展,促进产业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推进开发区区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引擎。到年,开发区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0%。各开发区重点产业分布如下:
开发区重点产业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毕节市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根据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年毕节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8亿元,同比增长6.8%。年地区生产总值相比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7倍多,过去10年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达10.31%。具体情况如下:
-年毕节市生产总值变化趋势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构建现代山地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毕节市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构建现代山地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毕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建设现代农业七大重点工程:特色产业提质工程、生态畜牧(渔)业增效工程、农产品精深加工工程、禽畜蛋加工项目、动植物疫病防控工程、现代种业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持续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毕节市大力发展高山冷凉蔬菜、中药材、高山生态茶、优质马铃薯、食用菌、酒用高粱和生态畜牧(渔)业等十二个特色优势产业。到年,农业总产值达到亿元以上。
农业十二大产业集群具体情况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重点农业在开发区(园区)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建设高质量新型工业产业体系
在《毕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全力推进工业大突破,做强做大火电、水电、风能、光伏等能源产业,大力发展优质烟酒、现代化工、新型建材、生态特色食品、先进装备制造等特色制造业,积极培育壮大电子信息、健康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同时,积极开展园区提档增效行动,推动主导产业和配套企业向园区集聚,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产业体系。
工业十一大产业集群具体情况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十一大工业集群中各行业在园区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五大重点服务业协同推进
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大健康等服务业全面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一是面向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重点区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成国家物流枢纽节点城市。二是实施“引金入毕”工程,推广“银企担”融资模式,创建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三是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渠道。到年,打造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四是完善医、养、健、管、游、食大健康全产业链。到年,大健康产业产值达亿元。与此同时,加快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到年,基本建成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体系,全面推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各行政区重点服务业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遗漏与不足,欢迎指正!
推荐阅读
产
业
链
大数据
云计算
数据中心
新能源电池
核酸检测
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
氢能源
氢燃料电池汽车
加氢站
光伏
半导体
锂离子电池
VR/AR
5G基站
新能源
碳
中
和
新能源汽车
绿色建筑
可降解塑料
风电
氢燃料电池
光伏
有色金属
特高压
装配式建筑
电解铝
再生铝
钢铁
废钢回收
水泥
CCUS
IGBT
垃圾发电
水电
平板玻璃
海上风电
再生资源
再生塑料
煤炭
汽车拆解
动力电池回收
年
度
总
结
再生铝
铝合金
电解铝
铝材
集成灶
工业固废处理
污水处理
风电
水电
大米
石油
天然气
牛肉
煤炭
冷链物流
塑料制品
半导体材料
物流业
SUV
马铃薯
农业机械
铝加工
摩托车
疫苗
白酒
食品安全
餐饮
直播电商
方便食品
传感器
碳纤维
中药
产
业
图
谱
东莞
佛山
广州
深圳
惠州
贵阳
安顺
济南
青岛
烟台
潍坊
阳江
济宁
湛江
泰安
黔南州
黔东南州
黔西南州
雅安市雨城区
茂名
威海
日照
中山
江门
遵义
滨州
合肥
德州
肇庆
南京
聊城
投资宝典
白酒
现代化工
生态特色食品
新型建材
健康医药
大数据电子信息
先进装备
旅游
现代服务业
新能源汽车
特色轻工
茶叶
特色林业
食用菌
辣椒
刺梨
中药材
精品水果
牛羊
生猪
特色杂粮
生态渔业
蔬菜
家禽
推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