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铃鹭,年3月,在组织安排下踏上了人生的新征途,带着未知的兴奋来到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麻万镇花园村开展驻村工作。   切换角色谈心走心。从机关到基层,为了尽快熟悉村民村情,我经常与驻村尖刀排、村两委交流,虚心请教脱贫攻坚的业务工作及政策,学习处理矛盾纠纷的经验做法。我还利用入户走访的机会,与村民们谈心,了解大家几年来的生活变化及现在生活中存在的困难。王铃鹭(中)走访贫困户上好一堂课,扭紧一根绳。作为年轻党员干部,又是驻村第一书记,我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受村支书的委托,我在第一次参加村党员大会时给大家上了一堂《坚定信仰、坚持发展,以水滴石穿的功夫助力新农村建设》的党课,结合基层党组织的作用,鼓励、引导大家重视产业的发展,建立和谐团结的干群关系。   取长补短通力协作打好仗。我们花园村人手少、任务重,但每位同志都恪尽职守、任劳任怨,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值得我琢磨学习。驻村初期,我以一个“新兵”的身份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同志取经学习,参与到复垦复绿、危房拆除的重点工作中去,与大家一起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王铃鹭在为花园村简力组复垦复绿土地洒种子我主动承担撰写综合性报告的任务,写成了《聚焦攻坚短板着力解难措施--独山县麻万镇花园村脱贫攻坚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写的过程中,自己也对花园村几年的脱贫攻坚工作有了全面真实的了解。我与新任排长、新任党总支书记及村两委开会商量,认真梳理,结合下阶段的战略部署及每位同志的优势长处,重新调整了人员分工,制定了《花园村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工作分解及人员分工方案》,鼓励大家积极干事,把自己当成主人公,为花园村的发展贡献力量、建言献策。   紧抓电商机遇,助力“黔货出山”。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乡村振兴起势之年,从驻村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告诉自己,今后要以“巩固前任书记的工作成果、开拓乡村产业发展道路”为己任。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及走访,我了解到,花园村因受水源保护地不能开发及独山经开区工业规划用地需求,村里发展种养殖业受限;村民种养的农产品零散不成规模,仅仅满足自家生活需要;村集体收入渠道单一,唯一来源仅为土地租赁收入。如何突破瓶颈发展产业一直是我不断学习及思考的重点。花园村草莓基地今年4月,我以花园村的特色产品--富硒草莓为试点,以“娘家”单位省商务厅为客户群,带货、宣传、销售,帮助草莓园销售了斤草莓。由于草莓口感及外观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我觉得可以进一步扩宽市场,于是我联系了贵州电子商务云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在摸清销售模式后,我与种植园负责人交谈,帮助其核算成本、确定价格后,成功上线“美乘网”,上线当天成功销售斤。看到我们村的产品得到大家的认可,心中很是欣慰。   驻村9个月了,每天跟着战友们奋战基层,忙忙碌碌,时间真的过得很快。每尽一份力、每走一步路,都是我青春的印记,也是成长的财富。环境练就心性,阅历打磨性格,花园村正在一天天变好。而它赋予我的见识、故事也将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我们的花园村也会在每个春天绽放新气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莫宇整理编辑李贝多编审杨仪肖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9029.html